第四百零二章连环计【二】(1/2)
轻风善解意,不敢扰屠夫。
谁又能想到这个温润善良的少年,从出关前就没有想过给答答人留一丝活路?
阿爷说最喜欢听也最喜欢讲大寧开国时候那些大將军大英雄的故事,那阿爷听了又是讲给谁听?
大寧立国之前,草原上有个叫帖木儿的年轻汉子与陛下一见如故,將陛下视为兄长,鞍前马后追隨。
他帮助大寧叱帝打下中原万里江山,大寧叱帝帮他统一草原。
帖木儿回到草原后,每个月都要给皇帝至少写两封信。
他像是个离开了哥哥还不適应独自生活却已经要独自统治帝国的弟弟,恨不得將每天的见闻和想法都分享给远在几千里外的大寧皇帝。
他告诉他的皇帝哥哥,他今天又推行了什么惠民政策,明年草原的百姓生活一定会变得更好。
他也会告诉他的皇帝哥哥,他今天梦到了和哥哥们一起征战的日子,惊醒时候,竟然哭了。
每个月至少两封信雷打不动,而大寧皇帝陛下有信必回也是一样的雷打不动。
有一天,帖木儿写信告诉大寧皇帝,说他已经准备好了,按照陛下教他的办法让整个草原的部族全都联合起来。
每个部族都按照人口规模来重新划分领地,每个部族的首领也如同大寧朝廷里的官员一样领俸但也必须承担责任。
他激动的告诉大寧皇帝,用不了多久,草原上各部族之间就不会再有征战,不会再有敌视,所有人都像是亲兄弟姐妹一样生活。
这封信送到长安的当天,陛下失眠了。
他坐臥不寧。
批阅奏摺的时候,眼皮一个劲儿的跳。
於是皇帝下旨,让廷尉府即刻派人赶往草原去看看帖木儿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如果有事,把这个憨厚忠直弟弟接到长安来住一阵子。
如果没事,那就让帖木儿不要那么急著去进行诸部重新分配草场领地的事。
帖木儿的奏摺送到长安的时候是初冬。
他在信里告诉皇帝说,这个伟大的计划会在明年开春时候进行。
等他大功告成之后,他打算带著草原各部族的首领到长安去拜见他的皇帝哥哥。
廷尉府的人才出发不到半个月,帖木儿的死讯从草原传来。
写信呈递到长安的人是帖木儿的侄子,他在信中告诉大寧皇帝,草原上遭受了罕见的白毛灾,牲口冻死无数。
他的叔叔帖木儿大汗带著侍卫在诸部奔走,检查灾情,安抚牧民。
因为天气严寒,疲劳之极的帖木儿不停的用喝酒来取暖提神,因为劳累过度,坠马重伤而死。
大寧皇帝拿著这封信站在窗口,好久都没有动。
不久之后,廷尉府调查的结果就报到长安。
和帖木儿的侄子说法一致,有几名帖木儿的亲兵作证,帖木儿汗確实是喝了酒又疲劳过度坠马摔死的。
陛下尊重帖木儿的心愿,让帖木儿的侄子做了草原大汗。
可这个侄子难当大任,只几年就被人骗的把帖木儿汗制定的计划全盘否定。
只隔了三年不到,帖木儿汗的侄子也死於意外,草原彻底大乱,诸部征战开始。
那个时候,大寧也无暇顾及草原。
大寧立国五年初,黑武人大举南下。
大將军夏侯琢奉旨领兵在北疆抵御黑武纠集的六十万大军,这场大战一直持续到了大寧开国六年夏。
而渤海与东韩则联手侵犯大寧东北边疆,大將军唐安臣奉旨东进。
那个时候,唐安臣都抽调不出多少兵力。
黑武人对北疆造成的压力极大,大寧北方的战兵几乎都调了过去。
对草原上的无暇顾及,导致了后来草原诸部完全脱离了大寧。
而这又直接导致大寧几乎断绝了战马来源,曾经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大寧十万轻骑日渐凋零。
帖木儿为陛下和大將军唐匹敌打造出了开国时候的十万铁骑,横扫东西南北。
到大寧立国十年左右,大寧已经没有成规模的骑兵。
帖木儿的死导致草原失控,进而导致大寧丧失了曾经独霸天下的骑兵,这种谋局,若说没有黑武人的影子谁能信?
就在刚才,叶无坷从洛突嘴里得到的证实。
帖木儿大汗就是被答答部和黑武人勾结害死的。
叶无坷看向明月,明月读懂了他的心思。
这个敏感善良的少年,根据所得消息,甚至在他脑海里完全復刻出来了帖木儿大汗被害死的经过。
那个立志要让整个草原所有人都过上富足生活的大汗,何尝不是一个善良到了骨子里的人?
他的敌人,利用了他的善良。
这个部族今日报灾,帖木儿昼夜兼程的赶过去安抚,还没有来得及歇歇,另一个部族又来报灾。
如此奔波,驍勇善战让敌人不敢正面与之为敌的大汗越发疲惫憔悴。
他在赶往答答部的路上遇到了迎接他的答答人,向他献上了有毒的烈酒。
从不怀疑自己人的帖木儿,根本就没去想过把酒递给他而他称之为兄弟的人想要他的命。
毒发,坠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