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决定了?(2/2)
三人摆龙门阵的内容,再没有提及淘金,更多的反倒是周景明在问他当兵的那些事儿。
饭菜做好,周景明将几个木工师傅招呼过来,一起吃过,赵黎没有多待,早早回去了。
之后的日子,挺平淡,周景明忙活的事情,依然集中在建房备料这些事情上。
转眼,时间来到二月九号,离过年只有十天时间,四合院的建造,总算完工。
这样的房子,在别人看来,已经非常讲究,但以周景明的眼光来看,也只是能住而已,没有腻子粉,只能用石灰刷白,没有瓷砖,水泥地板就已经是顶格的年头,他也不指望能干得多好。
权当是先占着地盘了,等以后条件更好的时候,有的是机会翻新重建。
他忙着张罗人手,把家里的两头猪宰了,办了一台酒,就招呼着父母住了进去。
但他很快发现,自家父母也是那种有了好房子不知道珍惜的,属于是整天想着有点什么东西就往屋里塞的类型,担心木柴被淋湿不方便烧火,沈凤琴甚至能将木柴尽数往房间里搬。
能说什么?
他知道,这已经是长时间艰苦生活中养成的习惯,想把一切能捞到,觉得有用的东西都搬回家里,恨不得将所有屋子都塞得满满当当。
周景明什么都没说,随他们高兴。
接下来的日子,也就帮着村里人杀了两天年猪,然后开始准备年货,自己家里备上一些,往周星瑶和李国华家里都送了一些,无外乎就是些果、糕点、罐头之类的东西。
除夕自然是一顿好吃的,初一祭祖,初二逛街,相比起后世除了看看烟,不是打扑克就是打麻将的春节,这时候的街上,更有年味儿,街上人来人往,接踵摩肩,热闹非常。按照周德同的话来说,叫子还有三天年。
周景明也叫上李国华到街上逛了一圈,就匆匆回家,将周德同手中的船篙接过来,让他也有机会去走走看看。
不然,逢年过节,往来镇上的人是最多的,周德同都没有什么机会外出,只能守着那条老船。
也就在当天晚上吃过饭,周景明开始收拾行李。
第二天一大早,李国华早早赶来跟周景明汇合,在家里吃了一大碗汤圆后,周景明又等了一阵,不见赵黎过来,觉得他可能不会去了,他也就没有耽搁,叫上李国华,在沈凤琴、周星瑶依依不舍的目送下,让周德同送他们过河,赶往镇上的车站。
都已经走了挺远一段了,周景明才突然想起,刘老头交代让他带的叶子烟,他又不得不赶了回来,半道上见一人急匆匆顺着小路赶来。
定睛一看,发现是赵黎。
赵黎也看到周景明了,急匆匆的脚步放缓:“哎哟……可忙死我了,我都以为追不上你们了。”
周景明笑了起来:“决定了?”
“废话,我要是不去,这大早上的,被子里多暖和,我起来干啥?”
“跟家里怎么说的?”
“我说我出去务工,现在走,坐火车的人少,买票容易,要是再过几天,出去的人多了,估计连买票都得折腾不少时间。”
“你可想好了,去了河谷,事情可能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想好了,就没怕过,妈的,与其等着那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安排的工作,还不如自己出去闯,拿那点死工资,也确实没多少意思……你怎么又回来了。”
“忘了点东西……你们就在这儿等着吧!”
周景明放下包,匆匆往家里赶。
只是弄点叶子烟,对周景明来说,完全不成问题。
周德同本身就抽的是叶子烟,每年总会专门留出一片地儿,栽上百来棵叶子烟,等到叶片开始微微发黄的时候割回来,用棕绳编织成串,白天抱出来晾晒,晚上又卷成捆放家里堆砌起来捂着,弄得很用心。
周景明直接拿了两大捆,看得周德同一阵心疼:“你又不抽叶子烟,拿这玩意干什么?”
“我不抽,但有人抽啊!”
周景明手脚麻利将两捆烟用袋子装了,提着就走:“爸,你要是不够抽,钱去买点。”
既然周景明有用,周德同自然不会说什么,再次将周景明送过对岸,然后看着他们三人快步离开。
接下来一路折腾,三人当天赶到锦官城,在那里住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去买车票。
很多人总喜欢挑初六、初八这样听上去吉利的日子出门,火车站售票厅里,只有零零散散的三四十个人,而且,周景明他们买的是去往西北方向的车票,而不是务工人、生意人聚集的南方,车票有余有剩,只是票价稍微高点。
周景明干脆直接买了硬卧,当天下午坐上车,开始接下来的漫长行程。
坐火车这种事情,只要条件允许,躺着绝对比坐着舒服。
为了将那些看好的矿点尽数收归于手,尽管现在赶到阿勒泰,什么都干不了,他也得忙快点,省得被人捷足先登,到时候又免不了一番争斗。
这一次,周景明要垄断那些矿点,雁过拔毛,才是淘金河谷赚钱的正确方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