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武侠修真 > 国师 > 第91章 沈羡:老匹夫,当真是不知死活(万字

第91章 沈羡:老匹夫,当真是不知死活(万字(2/2)

目录
好书推荐: 五代风华 LOL:我真没想当喜剧人啊 凡人仙葫 混小子,我可是你师娘啊! 我在北美发癫,癫佬们都当真了 出道吧,仙子 斗罗绝世:我霍雨浩,精神之主 七零后妈,养娃御夫有一手 极速车神 高武:我的功法有词条

天子金口玉言,当初欣喜之下封赏的封田,自然不能收回。

不过,一般这种情况,魏王就要自己识趣,吐出来一部分,不能全部都收入囊中。

魏学谦紫红脸膛上现出思索之色,道:“只能以银钱抚恤、奖赏,不过具有很大的缺口。”

天后道:“此事,兵部和户部要尽快拿出章程来,呈报中书省,蔡卿,你来把关。”

蔡恒连忙拱手应是。

天后又道:“二十万大军在外,粮草消耗日以万计,能够早日班师,朝廷就能少消耗一些国帑,让魏王尽快班师。”

魏学谦拱手道:“臣与魏王先前所言,可先行班师回朝。”

天后点了点头,表示嘉许。

魏学谦又取出一份奏疏,道:“娘娘,幽州都督所言,契丹所部动作频频,似有勾结敌国大瑞边镇,欲行反叛之举。”

“燕王那里怎么说?”天后蹙了蹙柳叶凤眉,清冽凤睛中现出关切之色。

“娘娘,燕王已从范阳、平卢二镇调拨兵马,提防契丹生变。”魏学谦拱手道。

自大景洪熙朝末年开始,随着府兵制败坏,又值那内忧外患,南衙禁军兵马抽调不出来应对边事,只能置节镇戍边。

天后清冷声音在殿中响起:“密切关注契丹动向,至于大瑞……”

提及此国,天后似乎也颇为头疼,玉容凝重如冰。

说着,目光投向慕容玥,问道:“国师,大瑞今年可有打过来的可能?”

此刻,殿中诸宰相都看向国师慕容玥。

仙道方面的事,殿中诸人,唯有慕容玥才说的清楚。

国师慕容玥道:“北方草原,仙凡雾瘴再起,又有剑气长城阻拦,肉体凡胎难渡,短时间打不过来。”

天后冷声道:“所以,彼等才想使我大景内乱,烽烟四起,将来也好不费吹灰之力,攻城略地。”

沈羡在下方听着天后处置兵务,面容微顿,眸光闪烁。

在来京路上,听薛芷画简单讲述过朝堂局势。

对大景朝局也有一些了解,天后大封杨氏诸王,虽多是郡王,但都是一字,颇显尊荣亲贵。

而杨氏诸王当中,人才济济。

赵王杨攸行擅聚敛之道,魏王杨思昭擅统帅调度,协调后勤,燕王杨思威勇猛善战,长于兵事。

号称三王,本来该是一字亲王,但担心大景宗室旧臣反对,暂封一字,更多还是权宜之计,或者说试探朝臣的反应。

此外,还有杨攸宁,杨攸德,杨攸绪,杨思敏、杨思明、杨思鸿等族人,或是协掌六部,或是司掌骁卫。

当然这些人的才干品德,稂莠不齐。

既有酒囊饭袋,也有中人之姿。

而杨氏三王无疑是天后,能够得以遏制李景宗室的强力臂助。

天后玉容微冷,道:“这次平乱,卫府兵丁缺乏演练,初始败报连连,而在潭州之战时,左右骁卫多有伤亡,兵部可有反思?”

魏学谦拱手道:“回禀娘娘,南衙禁卫久疏战阵,兵将子弟皆为世家勋戚子弟,闻听前线伤亡惨重,逃亡者众,薛国公严行军法之后,才有改观。”

天后面色如霜,斥道:“国朝立国仅仅百余年,军备竟然废弛到如此地步?”

沈羡在殿中听着,暗道,如果是平行时空的中晚唐时期,南衙禁军望敌而逃,几乎不能为战。

魏学谦道:“娘娘,臣也有严厉整饬之意。”

“兵部尽快拿出一份整军方案,呈递给朕。”天后清声道。

魏学谦拱手应是。

天后转而看向中书令蔡恒,道:“蔡卿,这次抚恤阵亡将士,以及奖赏有功将校的钱粮,可筹措好了?”

“回禀娘娘,老臣汇同户部,已经筹措了三成,户部再难为计。”蔡恒说着,解释道:“岁初,北境边军的欠饷补发,消耗了不少。”

天后目光投向气度儒雅的韦琮,问道:“韦卿,户部方面怎么说?”

尚书左仆射韦琮拱手道:“娘娘,国库钱粮不足,户部还在筹措,这二年朝廷连番用兵,又加之天灾不断,赈济灾民所费钱粮不少,而又大兴土木,如此林林总总,国库入不敷出,日渐空虚。”

这时,崔衍面色一肃,手持象牙玉笏,拱手道:“娘娘,臣请暂罢明堂之建,轻徭薄赋,精简军政,予百姓以休养生息。”

侍中卢德真出得朝班,拱手道:“娘娘,如今兵戈方止,朝廷国库空虚,当节省用度,微臣请削减宫中开支用度。”

姚知微等几人,闻听此言,都沉默不语。

因为这是现实的困境,而卢德真之言,属于车轱辘话,挑不出太多毛病。

只是明堂……乃是天后督促再三的工程,如何能够罢建?

赵王杨攸行却出得班列,驳斥道:“崔相此言差矣!修明堂,乃是为了宣彰皇室威仪,更可通天祷告,期求风调雨顺,海晏河清。此事经司天监和国师卜算过,乃大利社稷之事,况且,所糜费国帑也不多,一多半出自内帑,还有一些乃是京中富商捐输效纳,又与国库空虚何涉?”

崔相冷冷看了一眼杨攸行:“一两一粟都是民脂民膏,赵王何言与国库空虚无涉?”

杨攸行皱了皱眉,道:“崔相此言,就有些强词夺理了。”

长公主看着这一幕,暗道,杨攸行不擅辩论,不是善于清谈的崔衍对手。

崔衍出身世家,少年以辨才无双而出名,及弱冠,先被洪熙先皇拜为谏议大夫,后荣升国子司业、尚书右丞。

而后历任中书侍郎、寻迁散骑常侍,门下侍中。

五姓七望子弟,起步就是正五品上的清贵显要之职。

所以,自是对沈羡以少年之龄而登从五品上,心头忿然。

乡野村夫,也配与世家高门子弟相提并论耶?

“明堂事关国体,自太宗在时,就念念不忘,以宣示皇室威仪,如今修建已启,放弃更为劳民伤财。”天后暂且堵住了崔衍的嘴,道:“削减宫中用度,南烛,让殿中省操持此事,将一些年岁大的宫女和寺人,发放银钱绢帛,放归家中,与家人团聚。”

高延福连忙道:“奴婢遵旨。”

沈羡在下方听着天后处置政务,心头暗道,虽然刚毅果决,但有些时候难免受女身情绪化的影响。

而在沈羡“坐山观虎斗”之时,崔衍不依不饶,发难道:“娘娘,如今天下妖邪作乱,残害百姓,京中有人言,皆是朝中奸佞当道,还望娘娘亲贤臣,远小人!”

侍中卢德真在一旁犹如捧哏,手持玉笏,顺势问道:“崔相此言,让人费解,不知谁是贤臣,谁是小人?”

崔衍冷声道:“太宗曾言,小人善于察言观色,阿谀谄媚,故而帝王选人用人,当不可因喜而滥授名器,因怒而滥施刑罚,如来敬,囚徒出身,彼纠集泼皮无赖,告密诬陷,使百官人人而自危,如今臣闻御史台主审庆王一案,大肆诛连朝臣,动辄刑讯威逼,栽赃陷害,臣以为娘娘当罢其官,问其罪!”

中书侍郎乐思诲闻言,身形剧震,崇敬目光投向崔衍,心头连连叫好。

崔相公当真是国之柱石,此言说到他心坎儿去了!

沈羡在一旁听着,暗道,崔衍是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

天后用周良尚可找补,用来敬,的确是有些不得人心。

而且来敬还引荐了曾以卖饼为业的侯思止、李仁敬、王弘义等引车卖浆之流,贩夫走卒之辈。

只是,崔衍忽而语气咄咄:“现在娘娘又因一时之喜,而选用一县吏之子,遽然而登从五品官阶,使佞臣因谄言而幸进,长此以往,人皆效仿,国将不国!”

说着,苍老目光看向一旁的沈羡,如看草芥。

显然以崔衍的眼力,已然猜出了沈羡的身份。

沈羡闻言,剑眉挑了挑,目中冷意寸寸而覆。

老匹夫,当真是不知死活,竟然把火烧在他身上了!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水元成神,终为天地山川主 洪荒:重生一气仙,稳健修行 人在洪荒,铭天刻道! 从家族蚕农开始的德鲁伊 方仙外道 修仙界只有妖女了是吗 无敌,无敌,这个道士强了亿点 苟道修仙,奖励翻番 西游之我是百眼魔君 国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