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绝食性平衡!(44)(1/2)
第117章 绝食性平衡!~(44)
“目前主流的神经缝合就是单纯的神经缝合,并无任何技法,仅是单纯间断缝合于神经断裂中的缝合应用——”
“目前主流的缝合理念有三种,一是外膜缝合,一种是束膜缝合,还有就是束膜与外膜的联合缝合。”
“此联合非彼联合,就是单独操作。”
“还有的改良术组缝合,是将3-5小束聚为束组,减少缝合针数……”
神经的解剖结构很类似于电线,外膜一层后,内里存在很多神经束。
不过这些神经束不是分了火线零线,而是感觉支、运动支等。
“但神经束膜、外膜缝合术的手术优良率也是有限的,并且有各自的缺点。”
“根据尺神经损伤缝合术后12月的数据,束膜缝合的优良率大概有81.0%-88%,外膜缝合的优良率仅32.5%-47.4%!”
“这种优良率在以前是可以满足临床需求的,可在手外科高度发展的现在,它已经成了一种局限。”
“当然,外膜缝合术没有神经束间的缺血风险,而束膜缝合则是有大概15%左右的缺血几率。”
“基于此,我们手外科一直都在对神经的缝合术进行技法改良,力求可以将束膜与外膜的优缺点进行结合……”
“目前,虽然尚未形成技法,可整体数据比起主流的缝合术,还是要高上一些的,而这种缝合技术,也会让各位的临床工作开展得更为顺利一些……”
“具体的缝合方式,我已经教给你们了,也不难,剩下的就是你们自己实践部分了。”
刘煌龙教授上了实操示教课后,着实是走马观地转了一圈,给每个人都进行了指点。
第一站就来到了董桥山身前,频频点头:“你的缝合术基本功不错,操作的细节也是具体而微,神经的束膜外膜缝合,会在单纯的缝合基础上,稍作改良,你要注意的就是进针和出针的角度……”
“另则,在进行束膜分离的时候,不要过度了,过度分离束膜,是束膜缺血坏死的根本原因。”
“谢谢刘老师。”董桥山认真点头,细致地埋头继续操作。
刘煌龙接着走向了谢苑安,在助手位的目镜下看了一会儿,便呵斥起来:“手稳一点!~抖抖抖,食堂里打菜的阿姨都没有你帕金森。”
“眼睛眨巴个什么?你要和神经说你很可爱吗?把神经细胞宝宝萌化吗?”刘煌龙当即就毫不留情地开炮了起来。
谢苑安坐正着身子,脸上也没有委屈之色,只是全神贯注地专注着手里的操作练习。
刘煌龙看了一会儿,起身道:“慢慢练吧,手外科缝合最基础的硬核条件你都还没跨进门槛。”
“手不抖,眨眼次数控制,泪水没流够!~”
林斌、丁孟卓、刘启明、韩工强等人也接受到了刘煌龙的临幸指点,但刘煌龙的语气都没有对谢苑安那么凶狠,反而是十分耐心。
刘煌龙接着来到了陆成的助手位目镜下,声音也是颇为不客气,博闻强识:“不要自作主张,肌腱缝合技法不要带进神经缝合里。”
“肌腱缝合追求的是缝合韧度,神经缝合追求的是无张力,需要的是神经断端恰到好处的对合。”
“嗯,对,这样就没错了,不要把其他缝合技法带进神经缝合里来,就是最简单、最基础的单纯间断缝合。”
“以减张缝合的理念和基础原理进行神经缝合的操作,神经缝合如果挤得太厉害,就容易产生神经瘤,断端愈合膨大,反而使得患者痛苦……”
“嗯?”刘煌龙说话间,陆成竟然就非常具体而微地对自己的缝合套路进行了修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