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英雄,最好的坟地就是战场!(1/2)
【对於韩王信上书讲述匈奴骚扰汉地的问题,你十分重视。】
【你先是立即命人连夜千里急速送信安抚韩王信。】
【 寅时三刻,太尉周勃被急召入宫,你在宫中摔碎茶杯震怒:“区区蛮夷,敢犯我大汉!吾必亲自驾马伐之!韩王安守代地,三日內必见王师旌旗。”】
【怒火中烧,你连夜召集百官,共同商议对付匈奴事宜。】
【第二日,你重惩主和派官员,百官惊骇。】
【你在与书信於各诸侯,询问各诸侯意见,各诸侯见状皆言:“应伐之。”你大喜,立即命人將各诸侯愿意出兵討伐匈奴的消息昭告天下。】
【同时,你命画师作画,民间说书人撰写匈奴犯我大汉,导致百姓之惨状。】
【 “传画院待詔,把平城妇孺遭屠的惨状绘成《胡骑行猎图》。告诉太乐令,朕要三日之內,长安童谣皆唱'匈奴帐前悬汉骨'。“】
【 说书人將新编的《阴山血》说得涕泪纵横。老儒生在酒肆拍案而起:“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百姓对异族之怒怨日益累积。自发编出抗异族民谣,诗歌流传甚广,采入诗经。】
【两月后,一支被你暗中派往百方的精兵伏击斩杀千余人匈奴小队,你大肆宣扬此事,將异族尸首曝尸於京城外。】
【当日,你亲自於城墙头,手持长剑剁下异族心肝,当眾生咀嚼,豪声言:“异族杀我大汉百姓,犯我大汉土地,欲亡我大汉,天下人应共击之!”】
【次日,边境百姓拾石捡棍欲伐匈奴。】
【你派人劝阻后,重重奖赏了自发討伐异族的百姓,並昭告天下。】
【天下抗异族情绪高涨。】
【你趁机拿出当时各诸侯答应共伐匈奴之信,公布天下。】
【百姓高呼圣明,青壮参军者达顶峰,你派人在各地接手了这批兵马,麾下兵力大增,远超任何一个诸侯。】
【一切准备就绪,你昭告天下,將御驾亲征,並点兵兵仙韩信。】
【至秋,王军与七路诸侯兵马召集完毕,共伐匈奴。】
【一切准备就绪,好戏即將开场,接下来,你的决策是......】
【一:直接统兵衝杀北漠。二:诸侯分路而行,共伐之。三:书信与匈奴,劝降,若不成,则战。四:自己做主。】
......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內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草根起家,
称帝时已经垂垂老矣,
这首《大风歌》唱出了他內心的豪情壮志,也道尽了他內心深处的忧虑。
这位从沛县草莽中走出来的皇帝,在经歷了楚汉战爭的腥风血雨后,终於在56岁时称帝。
然而,刘邦此刻应该是不轻鬆的。
称帝时的刘邦已经年过半百,两鬢斑白。与他一同打天下的诸侯王中,
其它七位诸侯,一开始的身份就比他强得多。
韩王信是名震天下的军事奇才,赵王张耳是战国名將,燕王臧荼曾是项羽的重要部將,
后来分封诸侯后,手里有兵,还有封地,异心渐生。
后续几年,除长沙王吴芮外,全部造反。
刘邦每每遇到诸侯造反都亲自出征,称帝后的人生基本都在平乱当中。
以至於將最后一个叛乱诸侯解决掉后,刘邦会与诸將签订『白马之盟』:“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但夏宇现在充分利用了外部矛盾——匈奴。
划分为三步:
第一步,利用匈奴的威胁將各路诸侯暂时团结起来;
第二步,在对匈奴的战爭中逐步削弱诸侯的实力;
第三步,在適当的时候清除那些不可避免的反叛势力。
暂时性的把各诸侯拉在同一条战线上了。
解决不了矛盾就转移矛盾,扩大矛盾。
夏宇利用民间舆论和大义將一群手里有兵的诸侯都架起来了。
如此一来,就可以暂时延缓诸侯造反之心。
而此时,才刚刚来到了夏宇毁灭诸侯,巩固皇权的关键点。
这些诸侯们,无一不是当初跟隨高祖皇帝一同征战天下、立下赫赫战功的开国功臣,亦是大汉王朝当之无愧的英雄豪杰!
然而,真正的英雄,其最终的归宿理应是那金戈铁马、烽火连天的战场啊!
如今他们却在这大汉疆土之上相互攻伐,彼此消耗,毫无意义。
夏宇深知,唯有將这群开国功臣引向北漠,方能彻底终结这场无休止的內乱。
当他们在北漠与外敌浴血奋战之时,可一劳永逸地解决掉那些拥兵自重的诸侯王势力,从而进一步巩固至高无上的皇权。
之后,他才好专心西征欧大陆。
对於黎民百姓来说,此举无疑是天大的好事。
困扰已久的异族侵扰问题终將得到妥善解决,从此可以过上安居乐业的太平日子。
而对於那些诸侯们而言,战死沙场也未尝不是一种体面的结局。他
们再也不会被视为死於同族相残之手的乱臣贼子,相反,將会以英雄之名永载史册。
或许在民间,人们还会自发地为他们塑造雕像、修建庙宇,以供后世子孙千秋万代敬仰朝拜。
如此这般,岂不是皆大欢喜、十全十美之事吗?
至於这万里江山、如画天下,自然还是由我汉高帝一人稳稳掌控最为妥当!
.......
......
人口红利。
是一个后世的新名词。
但古时才是最需要人口红利的时候。
不让农场主们怎么发的家?欧大陆那群人怎么积累的初始资本?
国恆以弱灭,唯汉以强亡。
自古以来,国家都是因为弱小而灭亡,只有汉朝,是因为太强大而灭亡。
就是因为诸侯作乱。。
遥想当年汉室末年,天下间的英雄豪杰犹如过江之鯽一般多不胜数,简直难以尽数。
如此眾多的英才猛將,最终全都在內訌爭斗之中被消耗殆尽了。
先是汉天子权威旁落,接著董卓入京祸乱朝纲,而后又有十八路诸侯相互攻伐……大汉江山就在这几股异常强大的势力之间激烈的纷爭角逐中逐渐分崩离析。
原本可以充分利用来发展壮大国家的人口红利,就这样被白白地浪费掉了,实在是可惜。
不过当时汉天子已经势微,根本没有能力与诸侯平起平坐,那就不论了。
但现在,汉之初,刘邦汉高帝时代!
刘邦是有能力制衡诸侯的。
而且因为夏宇前期的布局,刘邦称帝时的兵力是最强盛的,甚至超过韩信。
现在又趁著把诸侯和百姓统一战线,矛盾转移匈奴的操作上,再次扩充了一波优秀兵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