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我崇禎,为什么不能造自己的反 > 第一百一十章 舌战群臣

第一百一十章 舌战群臣(2/2)

目录
好书推荐: 开局鬼新娘婚礼,催眠自己是新郎 诱他深入 修仙:从获百世果开始修行 装A 红楼之荣国虎子 洪水(年上 伪舅甥) 足球:我的天赋来自伤仲永 纵我娇矜 四合院:我是十级工气死众禽兽 寡母对照组不干了[六零]

接著赵远明抬起头,目光平和地扫过那些恨不得生啖其肉的官员们,缓缓开口:

“诸位大人。”

赵远明竟先执了一个標准的弟子礼,姿態放得极低,但语气却不卑不亢。

“適才听闻诸位大人所言皆忧心国事,深虑朝纲,拳拳之心,远明感佩。”

这彬彬有礼的开场,让一些激愤的官员微微一怔,攻击的势头稍缓。

但赵远明的话锋隨即一转,如同绵里藏针:“然远明有一事不明,欲请教诸位大人。”

他的目光投向跪在最前方的吏部尚书李遇知:“李大人执掌天官銓选,精通祖宗法度。”

“远明想问,洪武年间太祖高皇帝设中书省,丞相总揽朝政,位高权重,其后为何又废中书,罢丞相,永不復设?”

李遇知一愣,下意识答道:“自是因胡惟庸辈擅权枉法,太祖为杜奸臣窃国之祸…”

“大人明鑑。”赵远明立刻接口,语速平稳却不容打断。

“可见祖宗法度亦非万世不变之铁律,时移世易,法隨事变。”

“太祖当年能废相分权於六部,今日陛下为何不能因时制宜,设此『六部侍郎』之职,以总揽协调急需革新之要务?”

“此並非恢復相权,实为非常时期之非常举措,意在提高效率,避免各部推諉扯皮,貽误战机国事。”

“远明窃以为此正合太祖当年改制之精神——权归於上,政出於一,高效务实,莫非大人认为,太祖当年改制,也是错了?”

“你…”李遇知顿时语塞,脸涨得通红。

赵远明这一顶“合太祖精神”的大帽子扣下来,他哪里敢接。

否定太祖?

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

赵远明不给他喘息的机会,目光又转向左副都御史施邦曜:

“施总宪忧心远明白丁之身,骤登高位,恐寒天下士子之心,堵寒门晋升之路。”

“远明再问,洪武年间,太祖大量启用荐举之才,甚至有不识字的税吏因清廉能干而官至布政使。”

“永乐年间,三宝太监郑和,內官出身,却可统率巨舰,远扬国威於万里波涛。”

“彼时之天下士子可曾心寒?可曾因非科举正途而否定其功绩才干?”

他微微停顿,声音陡然加重了几分:“远明虽无进士功名,然自幼熟读经史,於农政、水利、算学、刑名、军略乃至海外舆情,皆有所涉猎钻研。”

“敢问施总宪,若有一人,虽无科举之名,却有匡扶社稷、救济时艰之实学,朝廷是应拘泥於虚名而弃之不用,还是应效法太祖、成祖,唯才是举,量才录用?”

“难道这煌煌大殿之上,各位大人所忧心的,並非江山社稷之安危,及亿万黎民之生死,而仅仅是一张进士榜上的排名先后么?”

这话一出,如同犀利的匕首,直指核心。

施邦曜被噎得脸色发白,嘴唇哆嗦著,却一时找不到言辞反驳。

否定太祖、成祖?他同样不敢。

“巧言令色。”一位翰林学士忍不住厉声喝道。

“纵你舌绽莲,也改变不了你无根无基、来歷不明之事实。”

“朝廷名器,岂能轻授?你若真有经天纬地之才,何不先於地方歷练,做出政绩,再…”

“这位学士大人问得好。”赵远明立刻接过话头,目光炯炯地看向那位翰林。

“远明正要请教,如今闯贼肆虐於秦晋,建虏虎视於关外,中原饥民百万嗷嗷待哺,太仓府库空虚亟待充实。”

“那请问大人,您所说的『地方歷练』,需要几年?做出『政绩』,又需几年?”

“是三年?五年?还是十年?这大明天下还有几个三年五载可以等待?是等到闯贼打破北京城?还是等到建虏的铁骑踏遍江北?”

“等到那时,您所谓的『政绩』、『资歷』还有何用?是能退敌?还是能活民?”

目录
新书推荐: 我在霍格沃茨当侦探的日子 世界全是我经验,肝到人间成神 1969:拒绝喜当爹,退婚知青成首富 朕唐武宗,开局在仇士良刀尖躺平 分手后,竟被高冷医生御姐爱上了 江湖庙堂与我无关,就要回地球 三角洲:词条加持!直播效果拉满 重生君士坦丁,铸造拜占庭帝国! 明末,德鲁伊西北种树,改变历史 三国:被偷听心声后,曹操无敌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