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清的可怕(1/2)
穿越者的身份给了他超越时代的视野和知识,他知道歷史的大势,知道科技的方向,知道许多宏观的解决方案。
但在具体的朝堂博弈、人心揣摩、政务细节处理上。
面对那些在科举独木桥上杀出来的,又在官场这个更大染缸里浸淫了几十年的老油条。
朱明感觉自己就像一只闯进了狼群的小白羊。
他们的每一句话都可能藏著机锋,每一个举动都可能包含著深意。
扯皮、推諉、甩锅、揽功…这些技能他们早已点满。
这正是他穿越过来后,顶著巨大压力却硬是半个月没有召开大规模朝会的原因。
他从崇禎的记忆碎片里看到的,几乎全是无休止的扯皮。
一件事,无论缓急,都能在各部门、各派系之间来回踢皮球,爭论上几个月甚至几年。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蓟辽总督王永吉请求弃守寧远这件事。
这在朱明看来几乎是当时唯一能快速收缩防线、集中兵力、爭取时间的正確战略。
但在原本的歷史上,就因为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和“祖宗土地不可弃”的政治正確。
从提出到最终崇禎被迫绕过內阁直接下旨,整整扯皮了两三个月。
直到崇禎十七年二月,寧远地区的百姓才开始撤离。
然一切都太晚了!
如果早一两个月执行,吴三桂就能带著军队更早的护卫京师,甚至是驰援太原,歷史或许真有那么一丝微小的可能被改写。
只可惜,一切都是如果。
至於朱明这半个月所做之事,就是直接跳过了所有扯皮过程。
他先杀了一批阻碍者,用刀锋逼著剩下的人闭嘴,然后直接下令:王永吉、吴三桂给朕撤,现在!立刻!马上!
这就是暴力打破规则带来的效率,儘管这效率充满了风险。
……
不知不觉间,窗外的日头已经西斜。
乾清宫內一片寂静,只有炭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
一阵熟悉的脚步声在殿外响起,打破了这片寂静。
“陛下,李若璉求见。”王承恩的声音隔著门传来。
“宣。”朱明坐直了身子,收敛起纷乱的思绪。
李若璉一身风尘僕僕的飞鱼服,快步走进暖阁,利落地单膝跪地:
“臣李若璉,叩见陛下。”
“起来回话,刑场一事查得怎么样了?”朱明直接问道。
毕竟这是他心头的一根刺。
李若璉站起身,面色凝重道:“回陛下,臣无能,当日刑场抓获及击毙的黑狼卫,共计四十一人。”
“其中大部分当场战死或被擒后立刻咬破口中毒囊自尽,动作极其果决,几乎无人迟疑。”
“真正活捉到的只有三人,且其中两人伤势过重,没撑过当晚便死了。”
朱明的眉头紧紧皱起。
“唯一活下来的那个熬过了所有大刑,最终精神崩溃,才断断续续吐出几个字,指向城南一处棺材铺作为联络点。”
“但等臣带人赶到时,那里早已人去楼空,所有东西清理得乾乾净净,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