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对古玩有了重新的认知(2/2)
也对,只要一件古玩,有了故事,特別是故事中有歷史上的大人物。
那么这件东西的价格必定猛涨。
因为有鲜活的人物赋予了它特殊的意义。
这本也是详细的写了很多仿造青铜器的技术。
这个写的就更加的详细了,因为张爷爷在书中提到,自己就打眼过一件青铜器,所以苦心钻研,请教了很多人,才总结出这几种手法。
1.熔铸偽造法?:使用同等年份的材料进行熔铸,通过人为调整比例,使青铜器看上去与真品非常相似。
还会使用冲洗和拋光等工艺技巧,使偽造的青铜器表面更加光滑和亮丽?。
2.壁厚加大法?:在製作过程中增加青铜器的壁厚,使其看起来比原品更厚实,从而增加重量感,使人迷惑。
3.雕刻偽造法?:使用同一年代的青铜融练加工,使用雕刻工具对青铜器进行雕琢,使其纹饰与真品相似甚至相同。
但这种方法需要较高的工艺水平和技巧?。
4.拼接偽造法?:將不同青铜器的部分拼接在一起,製造出一个完整的偽造品。
拼接点可以使用焊接、黏合等方法,以製造出与真品无异的外观?,张老头就是栽在这样的手段上,因为从整个物件看上去都是真品无疑,有年號有史书记录。
5.仿冒偽造法?:通过模仿已知真品的纹饰、形状等特徵来製作偽造青铜器。
这种方法需要偽造者具备较高的工艺水平和技巧?,在民国时最为盛行。
6.假锈偽装法?:使用胶水、松香、白芨浆等胶状物调配矿石粉、顏料,涂抹到铜器上,以製造逼真的铜锈。
此外,还可以通过偽造青铜器铭文、纹饰等方法来造假?。
7.重新铸造法?:偽造者根据真器进行高仿,然后埋入地下做旧。
虽然偽造的青铜器看起来很逼真,但其材质、纹路、锈色等无法比擬真品,特別是器体普遍过重,通过分析其重量可以辨別真偽?。
但是一般人没怎么见过真品的,无法对比,还真的很容易被骗。
至少以林昊现在的见识,没有对比的话,单个物品拿给他来鑑定,自己还真的看不出来。
好在空间里也有不少青铜器,连那宣德炉都有。
林昊还是老样子,把所有的瓷器按刚刚区別出来的年份,都收进空间摆放到。
再把青铜器拿出来研究查看。
林昊也没用神识,先一件件用肉眼查看对比。
先是区分出有没有造假的。
然后再来看看是那个朝代的。
这一看又是一个小时过去。
等全部区分好,林昊才用神识一件件扫描查看。
嘿,没想到,竟然在这里面找出来两件是造假的。
而且就是用了上面的假锈偽装法?,林昊还是在扫描到其上面的锈是后做上去的。
看来自己的功力还是不行啊。
怪不得说这一行活到老学到老啊。
现在这年代还好点,等到了后世,有了更加先进的设备,那造假的技术更是足以以假乱真了。
好在有神识,只要自己细心点,还是能看的出来,特別是那拼接法,自己神识一扫,很多都是外表做到天衣无缝,但是拼接的就是拼接的,肯定没那么完美。
自己有神识,一扫就看出来了。
等全部鑑定完,林昊也是鬆了一口气,而且自己对於古玩的认知也到达一个新的高度。
以前收集这些,可能是因为后世听的太多,隨便一件古董就上亿什么的。
只要现在存多点,以后就吃喝不愁,也能给后世子孙存点家底。
但是现在却是真的喜欢,只因为这里面集合了华夏几千年的底蕴在里面。
每一件物品都是一个故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