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北电导师的师弟(2/2)
李扬那片子在哪儿拍你知道吗?
在晋中的小煤窑里!条件艰苦不说,题材还极其敏感!
弄不好,钱打了水漂不说,还可能惹上麻烦!你那点版税,够填几个窟窿?”
王劲松的话带著长辈的告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他想看看陈锋是头脑发热,还是真有成算。
陈锋的表情没有丝毫动摇,反而更加沉静:“王老师,风险我知道,但投资,本就是风险和机遇並存,我对《盲井》有信心,不是盲目的。”
“信心?”王劲松挑眉,“信心从何而来?就凭那篇报导和你亲戚的几句话?你知道李扬用的什么演员吗?
全是非职业的,主角是个在工地搬砖的群演,你知道他用的什么设备吗?一台老掉牙的索尼摄像机,听说还进过几次当铺!
这种片子,你觉得能有多大市场?能卖几个钱?”
陈锋微微前倾身体,语气带著一种超越年龄的篤定:“王老师,我看重的不是短期市场回报,我看重的是这部片子本身的力量和价值。
矿工题材,真实到残酷的生存状態,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挣扎与异化……这种题材,在华语电影里是稀缺的,也是具有衝击力的。
李导敢拍,能拍出来,这就是价值!
我相信,这样的作品,不会埋没。
它或许在商业院线难以大卖,但在国际电影节上,一定能找到它的位置!
它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远非票房数字可以衡量。”
这番话让王劲松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陈锋对《盲井》的评价,精准地抓住了其核心价值,甚至隱隱指向了其未来在国际影展上的可能性!
这绝不是一个仅凭“偶然看到报导”就能得出的结论!
他的“信心”来源,显得更加神秘了。
王劲松放下搪瓷缸,身体也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几分,带著更深的探究:“陈锋,你跟我说实话。
你投资《盲井》,真的只是为了『支持艺术』?
还是……你听到了什么风声?或者说,你背后……有高人指点?”他紧紧盯著陈锋,不放过他脸上任何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
陈锋心中微凛,知道这是最关键的一关。
他迎上王劲松锐利的目光,眼神坦荡依旧,甚至带著一丝年轻人特有的执著:“王老师,没有高人指点,我只是一个喜欢电影、看好这部电影的学生,至於风声……”
他轻轻摇头,“我只是觉得,一部真正有力量的作品,不该因为缺钱而夭折,李导在坚持,我想帮他一把,就这么简单。
这笔钱,是我写书挣来的,我有权决定怎么用,亏了,我认,就当是交学费,支持了一部我认为值得的电影。”
办公室內陷入短暂的沉默。
只有窗外梧桐树叶的沙沙声和墙上老式掛钟的滴答声。
王劲松靠在椅背上,手指交叉放在腹部,目光在陈锋脸上逡巡。
这个年轻人,太沉稳了,沉稳得不像十八岁。他的理由看似简单,却滴水不漏,那份篤定和坚持,又让人无法轻易否定。
更重要的是,他提到了“国际电影节”……这隱隱戳中了王劲松,或者说他导师秦勇川內心深处对这部片子的某种期待。
“好。”王劲松终於开口,打破了沉默,“就算你真有这份心,那你打算怎么投?投多少?有什么条件?李扬那个人,倔得很,对资本介入非常警惕,普通的投资协议,他未必会接受。”
陈锋心中一定,知道王劲松的態度已经鬆动。
他立刻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方案,条理清晰地说道:
1.投资金额:五十万人民幣。
这笔钱可以立刻到帐,主要用於解决剧组当前的燃眉之急,赎回设备、支付拖欠工资、购买必要物料。
2.投资方式:以烽火工作室名义和对方签订一份简单清晰的投资协议,明確资金用途。
3.核心条件:允许他以“投资方代表”和“学习观察员”身份,在剧组拍摄期间进入现场,观摩学习,保证绝不干涉导演创作和剧组正常运作,这一点可以签在合同里面。
4.署名权:希望在影片片尾字幕的“特別鸣谢”或“资助方”一栏,出现“锋火文化传播工作室”的名字。
王劲松听著陈锋的条件,眉头时而微蹙,时而舒展。
五十万,对於《盲井》剧组来说,確实是雪中送炭。
条件也相对宽鬆,尤其是象徵性分成和不干涉创作这两条,应该能打动李扬。
至於署名权……一个工作室的名字,倒也无伤大雅。
“你倒是准备得很充分。”王劲松意味深长地看著陈锋,“连工作室都註册好了?『锋火文化』?野心不小啊。”
陈锋坦然一笑:“只是为以后方便做点准备。”
王劲松沉吟片刻,最终点了点头:“行。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我会儘快联繫李扬,把你的情况和条件转达给他,他那个人……你知道的,我得先探探他的口风,不过,”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极其严肃,带著秦永川叮嘱的凝重:
“陈锋,在最终决定之前,我必须再提醒你一次,我和李扬的老师秦勇川教授让我转告你,《盲井》这部片子,它揭露的东西太深、太痛!
它就像个炸药桶!你投进去的钱,可能不仅仅是亏掉那么简单,它可能会带来一些你意想不到的关注,甚至是麻烦,你想清楚了吗?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陈锋没有丝毫犹豫,目光坚定地看著王劲松:
“王老师,谢谢您和秦老的提醒,我想得很清楚,这部电影的价值和它可能带来的影响,正是我投资它的原因之一,麻烦……如果能让更多人看到真相,推动一些改变,这麻烦,值得。”
王劲松看著陈锋眼中那份不容置疑的坚定和某种超越年龄的担当,心中震动。
他沉默了几秒,最终重重地点了点头:“好!有胆识,这话,我一定原封不动地带给李扬,你等我消息!”
他拿起桌上的电话,开始拨號。
陈锋安静地坐在对面,听著王劲松与电话那头的交谈,心中波澜起伏。
他知道,通往《盲井》矿洞深处的那扇门,正在王劲松的帮助下,缓缓开启。
而门后等待他的,將是一场关於电影本质的残酷洗礼,也是他导演之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