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狍子圈(2/2)
每年县城都会有大量皮货,但质量参差不齐。
这就衍生出一个新的工作岗位,硝皮师傅。
在县城供销社旁边有一条河,河边有个小房子,这里就是县城的硝皮车间。
都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但这里明显不会出现三个皮匠。
只有一个硝皮师傅和一个学徒,是一对父子,每天的工作任务,就是把四面八方匯聚过来的皮子,统一处理。
这样每年供销社收到的皮子,都能做到品质统一。
就是夏天的时候,周围会很臭!
但是新鲜皮子拿去卖,价格大打折扣,一般都是在家先处理一番,攒多点儿货,一起拿去售卖。
熊油是好东西,没有异味且易於保存,可能放两年都不带坏的,割下一堆熊脂肪,留著靠油,其他的,全部拉到院子里用雪埋起来。
“强子,咱明天去卖?”盛利问道
“不卖,先进山!”盛强说道
累了一天,两人一觉睡到屯里公鸡打鸣。
起床穿戴整齐,外面已经蒙蒙亮了,兄弟俩再次背枪进山。
这次要去的,是一个叫『狍子圈』的地方。
这地方,以前是清朝时,打牲乌拉们圈起来,豢养狍子的地方。
长白山曾被封禁两百多年,被清皇庭称为祖地,禁止外人进山打猎。
山里的东西,都是留给朝廷进贡的,其中人参和各种野兽,都是御膳房的常客。
朝廷设置『打牲乌拉』官职,用於管理『猎趟子』
所谓『猎趟子』,就是不同猎户划分的地界,趟子这个词汇,一直沿用至今,比如狗的趟子有多远之类的。
他们会用打树皮,掛幌子的方式確定地界,很少有人敢跨界,否则迎来的,就会是刀剑相向。
且贸然进入別人都猎趟子,很容易步入陷阱。
由於路途遥远,只有到了冬天,猎户们才会专门打猎,稍作处理后,在冰天雪地中,送往京城。
而这个『狍子圈』就是一处天然的山林,因为適合狍子生存,被人圈起来,每年到了该打狍子的时候,就会来人狩猎。
这里,就是盛强知道的,黑瞎子伤人的地方。
进入狍子圈,一路翻了两个小山头,才开始寻找。
两人好一顿忙活,不管是山洞,还是树洞,都得走近了看一看。
寻找是个很耗费耐心的事情,但兄弟俩没有一个嫌烦的。
狍子圈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当然是狍子多的原因,两人没找到熊仓子,但是隔老远,看见一群狍子。
“强子,你看!”盛利紧张道
盛强抬头一看,好傢伙,几百米外,一群灰白色的狍子在溜达,大大小小的,一共有七八只。
“藏起来”盛强说道
现在是顺风,要是被狍子闻到人类气味儿,那就没得玩儿了,今天可能找不到黑瞎子了,但是有狍子,就不算白来。
茫茫雪域,一览无余,但五六百米的距离,盛强並没有把握打到,上辈子一直到在山里伤残,都没玩过几次五六半。
两人鬼鬼祟祟的,顺著背面坡往后退,这也不用多费心思了,绕一下接近一点儿,打下一两只狍子,还是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