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终南山下(2/2)
由於是仿製品,没有使用九玉露丸需要的珍稀药材,对天时的讲究也十分有限,效果差了一些,但胜在製作简易。
片刻工夫,张无忌將人治好,又从蒙古兵身上摸出財物,分散开来,让他们向南方避难。
一眾百姓又是感恩戴德跪谢了一番,怀著颗对张无忌奉若神明之心,恋恋不捨的向南而去。
看著眾人远去后,张无忌拿了张弓,带了壶箭与郭靖重新赶路。
途中,张无忌才知道郭靖曾经跟蒙古神箭手学过射箭,因此箭术惊人。
一路顺畅的行了两日,张无忌两人又遇到了伙蒙古兵,这伙蒙古兵有著二十多人,除了杀人外,一些马背上还有著汉家女子。
张无忌並没有再纵身上前近战,他催动坐骑,拿起铁弓,频频搭箭。
这两日他跟郭靖请教,学到了诸多用箭诀窍,经过自身理解研究后,与以往相比大有提升。
不仅射得更快更准,而且能让箭在空中连拐两个弯,画出两个弧线后,仍能精確毙敌。
一般神箭手可做到让箭在半空画一个弧线,但他们少有修炼內力者,纵然如郭靖般內力强大之人,却又没有乾坤大挪移那般极致的用劲法门,也是无法做到此点。
张无忌策马来到近前之时,蒙古兵虽然又做鸟兽散,却已经死了个乾净。
一眾难民於顷刻间获救,有不信者擦了擦眼睛,確认蒙古兵都死掉后,欢声雷动,一齐朝张无忌跪下磕头。
张无忌又施药救治了一番,让他们向南而去,自己救了一次可救不了第二次。
可怜张无忌在桃岛翻山越岭收集药材,他製作的药丸自己一枚都没吃到,製作的简化版黑玉断续膏一次没用,大多都用在沿途救下的百姓身上。
隨著张无忌与郭靖两人沿途杀的蒙古兵越来越多,蒙古兵似乎收到了消息,警惕了起来,再没有十余人、二十余人的小队。
除了见到蒙古兵屠虐百姓,张无忌与郭靖没再动那些百余人的蒙古兵。
若是两人全力动手,百余人的蒙古兵倒也能杀得乾净,但此行二人主要目的是相助全真教,万一陷在与蒙古兵的纠缠中,有可能会误了主要事情。
不一日,两人到了樊川,已是终南山的所在,汉初开国大將樊噲曾食邑於此,因而得名。
张无忌面色有些沉闷,与郭靖一路上岗,两人到了岗顶一叫『普光寺』的庙宇前,分別將坐骑拴在了庙外松树上,拿出乾粮来吃。
郭靖想开解张无忌两句,但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见到松树后有一块石碑,心中一动,起身看去。
他拂开杂草一看,当即喜道:“无忌,这碑上刻的是全真教丘真人所作诗句,你也来看看。”
张无忌走过看去,见碑上刻道:天苍苍兮临下上,胡为不救万灵苦?万灵日夜相凌迟,饮气吞声死无语,仰天大叫大不应,一物细琐在劳形。安得大千復混沌,免教造物生精灵。
这诗句意思不难理解,张无忌看了一遍便知道那位丘真人是在感念世人多灾多难,与明教经文“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有相同之处。
不过,明教奉行的是自己不辞辛苦,竭儘自身之力去展开行动进行自救,与这道家丘真人將希望寄託苍天宇宙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