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祠堂来客(大章求追读!!!)(2/2)
白胜挣了下胳膊,语气里带了点急。
“爷爷还等著呢。”
白洪山盯著他看了几秒,手慢慢鬆了。
却往旁边退了半步,正好挡住他往村外走的路:
“我送你回去,正好顺道。”
白胜心里一紧,知道对方是起了疑心。
他假意应著“那谢谢叔”,脚下却借著转身的动作往另一侧偏了偏。
等白洪山刚挪动脚步,突然加快速度冲了出去。
“哎!你这娃!”
白洪山的喝声在身后响起,却没追上来。
白胜不敢回头,只觉得后背发紧,脚步越跑越快。
村里的路在脚下飞掠而过,方才还觉得漫长的巷道,此刻竟一眨眼就到了头。
出了村子,他没丝毫停顿,一头扎进了旁边的树林。
林子里的风带著潮气,吹得树叶沙沙作响。
月光被枝叶切碎,在地上投下的影子,像是无数双眼睛在暗处窥伺。
他虽然是第2次走这条路,但自个儿却是熟门熟路。
身形在树影间穿梭,速度快得惊人。
白洪山看著突然跑远的白胜,心里也知道这娃娃估计在瞒著自己什么。
但祠堂这边自己也走不开,免得有一些不长眼的蠢货扰了祖宗的清静。
犹豫片刻他就没有再追,重新回到了那处墙角。
等明天事情结束了,再去好好问问这小子。
而此时他也没有注意到的是,祠堂里。
靠墙摆著的一个旧木筐突然动了动。
筐里舖著层暗红色的绒布,上面放著五枚锈跡斑斑的大钱。
若是有人在此,定会认出这五帝钱的来歷。
正是前几天,那位自称天盲道人的散人留下的。
当时白洪文还交给白守疆仔细查验过。
最后没发现异样,又因这大五帝钱本就是辟邪好物。
於是便让它留在了祠堂里,想著日夜沾染祠堂香火,或许能成个有用的物件。
此刻,其中一枚开元通宝突然“啪”地跳了起来。
离地半寸悬著,边缘竟泛起层淡淡的金光。
紧接著,其余四枚也跟著跳动,五枚铜钱在空中连成一串,发出细微的碰撞声。
此刻,金光闪烁间,一个苍老的声音突然在祠堂內响起。
带著几分火气:
“姜瞎子!活了这么大岁数,还以为能有你先祖一半的道行。
如今看来,连一半的一半都够不上!”
话音刚落,另一个略显沙哑的老头声音嘿嘿笑起来:
“吴大姐,別这么大火气嘛……老弟我能做到这份上,已经算不错了。
再说了,从京城到这里2000多里路。
一路上有些磕碰是难免不了的嘛。”
“磕碰?”
先前的声音冷哼一声。
“你还好意思提!”
就在两位老人还想拌嘴时,一个粗獷如闷雷的中年男声插了进来。
打断了两人的爭执:
“二位,別吵了。
我感觉到一股吸力,怕是……要到了。”
话音落下,悬空的五枚五帝钱跳动得愈发急促。
金光也骤然亮了几分。
而祠堂周围的风,不知何时变得阴冷起来,连那两盏昏沉的灯笼,都开始剧烈地摇晃起来。
大五帝钱的金光猛地炸开,像是点燃的炮仗,瞬间照亮了祠堂的每个角落。
紧接著,五枚铜钱“唰”地落回木筐。
而原本空荡荡的木筐前,竟凭空多出三道身影。
风从敞开的祠堂门灌进来,吹得三人衣角微微翻动。
此时,门外的白洪山本就因祠堂里的异动绷紧了神经。
此刻听得里面声响,猛地握紧短刀冲了过来:
“里面谁?”
他一脚刚踏上台阶,抬头便愣住了。
祠堂里站著两老一壮三个人。
最前头的是个老太太。
头髮梳得整整齐齐,用根玉簪挽著,身上穿件藏青色的斜襟布衫。
手里拄著根乌木拐杖,杖头雕著只不起眼的小兽。
她旁边是个戴墨镜的老头,穿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领口系得严严实实。
手里还攥著根竹杖。
最后那个壮年人极高极壮。
往那一站像座铁塔,同样是件中山装,只是肩膀和袖口都比寻常人宽出一截。
脸上线条硬朗,眼神扫过来时,带著股说不出的威压。
三人的衣裳都透著股旧气,却乾乾净净。
白洪山心头一震,只看这气势便知绝非寻常人,握著刀的手紧了紧,
沉声问道:
“几位是谁?为何深夜闯我白家祠堂?”
老太太往前挪了半步,乌木拐杖往地上“篤、篤”磕了两下。
她抬眼看向白洪山,嘴角噙著笑:
“呵呵……白家娃娃?
看来没走错地方。”
她顿了顿,慢悠悠报上名號:
“老婆子我,姓孙,叫孙慧英。
按辈分讲,你们那位白守疆得叫我一声姑姑。”
旁边的盲眼老头闻言,嘿嘿笑了两声:
“前不久刚来过,老瞎子我就不客气了哈。
姜家,姜明安。”
最后那个壮年人沉默片刻:
“吴家……戚海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