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学以致用(2/2)
“小陈,组建联合实验室的事情,我劝你再好好想想,绝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首先挖人才很难,將这么多人才捏合到一起,更是难上加难。
这里面涉及到的东西太多了,有技术难度,有利益纠葛,也有人情世故,还太烧钱。
最重要的是前景还相当不確定。”周强拍了拍陈享胳膊,语重心长道。
“好的,谢谢周教授帮助,我再思考下。”陈享道谢。
他本以为两人至少会同意跟自己一起吃个饭,聊一聊,但结果却如此出乎意料。
周教授搞不定,他决定从鹏城回来亲自上。
“陈学弟来了,快来看看我们的新作!”叶振见陈享走进实验室,连忙招呼陈享过来。
“学弟,我跟高博、李博找到上次直升机炸机的原因了,现在已修改了算法。
我们今天去楼下飞了三次,都可以正常悬停。”叶振激动道。
“对,现在我们在无人机的动態稳定性和轨跡精度方面都有了突破,只差实时性控制这一个问题了。
再突破这个难点,叶博就能顺利毕业了!”高升也忙补充道。
“恭喜恭喜。”陈享平静说了两句话,话锋一转:
“叶博,你有没有想过,你的飞控算法优化了之后,对社会到底能贡献多大的价值?”
叶振一下子愣住了,他从未想过这个问题。
他读周强教授的博士已经第六年了,研究方向一直聚焦在无人机飞控算法方向。
飞控算法在2008年属於前沿方向,国內都鲜有此科研方向的高校实验室,毕业標准明显高於普通计算机方向。
周强教授对每一个博士生的要求都很严格,想要博士毕业,他就需要在飞控算法上有所突破。
具体来说,就要跨越三重门槛:理论创新(如提出新控制模型)、工程实现(嵌入式系统开发)、实验验证(真实飞行测试)。
具体难点在於:rtos系统还不成熟,传感器精度有限,很多算法需要自己造轮子,並且飞控硬体成本极高。
他现在已经有了1篇sci q1控制类期刊、1篇sci期刊论文、1篇a类控制会议论文、1篇b类算法会议、1篇《自动化学报》论文。
论文量已达標,但在具体的多维度实验验证上,还一直没达到標准。
所以叶振一直以来的追求,都是顺利达成毕业条件。
“叶博,我们都说要学以致用。
你是否渴望看到自己呕心沥血优化的飞控算法,真正走出实验室,应用到实际生產中?”陈享的问题直击人心。
“想!”叶振的回答短促而有力,带著一种突然被点燃的渴望。
“我们未来协会將不再只是个兴趣小组,而是將面向生產。
我们的目標是量產面向消费市场和工业市场的无人机,未来可卖给无人机爱好者,也可应用到电网、矿区、农业、救援、测绘。”
闻言,叶振、高升、李娟瞬间呆立当场,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
“我们这次去鹏城,一个目的是帮你们扫货,帮你们再买两架无人直升机回来。
另一个目的是挖一个无人机大咖回来,跟你们並肩作战。
將你们的算法突破,应用到我们自己造的无人机上,有没有兴趣一起参与?”
陈享目光逐一扫过三人,目光严肃。
“愿意参与!”
“学弟,那你刚才说要挖一个大咖过来,是大疆的吗?”李娟猜道。
“对!”陈享一笑,继续开口道,“所以我现在需要请三位配合我,打好这场『挖角』的配合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