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以割地襄樊,诱使其出兵。(1/2)
洛阳宫室。
曹军上下一片肃然。
眾所皆知,魏王性格詼谐,素来爱笑。
然而移驻洛阳以来这两个月,魏王不爱笑了。
不仅魏王不爱笑了,隨著战报频传,还经常听到其大发雷霆。
时不时又逢头风发作,不断哀嚎头痛,甚至会因怒杀人。
这就让曹军上下充满了一股沉闷、压抑、恐惧的气氛。
这不,高堂之內,又传来魏王的愤怒吼声:
“孙权黄口孺子,胆敢趁我军兵败,得寸进尺!”
“先前许割江南以封权,赐封大汉吴侯,双方共分荆州之地。”
“而今其见关羽兵锋正盛,于禁被擒,庞德被杀,又谋割襄樊。”
“碧眼小儿,紫髯鼠辈,如此贪得无厌,言而无信,真是气煞我也!”
建安十八年,曹操受封魏公,建立魏公国,都於河北鄴城。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又受封魏王,加九锡,享天子礼制。
这几年来威势越发强盛,无人敢拂逆雷霆之威。
正因无人胆敢劝諫,曹操更是越说越生气。
怒焰高涨下,接连將室內竹简、摆件、砚台丟弃在地。
“孙权如此肆无忌惮,胆大妄为,皆因我军兵败无能!”
“哼,于禁枉为五子良將之首,军败令我心痛!”
“惜哉!损我军威兵威!”
“痛哉!丧我数万精卒!”
“哀哉!折我猛將庞德!”
只有期望越大,失望才会越大。
正是之前派于禁率军出征,曹操怀有很高的期望。
才会对于禁败给关羽难以接受,更接受不了于禁选择投降。
借著怒火怒吼一阵,曹操又捂著头惨叫,良久才止不住嘆息:
“唉,头风发作,疼痛难忍,孤又失態了,让诸君见笑!”
“关羽兵威正盛,中原各处贼寇屡屡起兵呼应,作乱一方。”
“宛城、河东、兗州多地屯田麦客,火烧麦田举兵造反。”
“汝南、九江、泰山黄巾余孽与贼寇勾连,屡屡骚扰地方。”
“不仅豪强、寒门参与其中,甚至连屯田兵都裹挟其间。”
“许都毗邻宛城之地,或许很快便要被关羽兵临许都城下。”
“我意欲將天子、百官迁往河北安置,不知诸君可有教我?”
厅堂內,眾谋士见曹操又恢復平静,才敢出声劝諫。
贾詡最年长,他毕恭毕敬道:
“大王,关云长,世之名將也,有虎熊之姿!”
“昔年,其在大王麾下,杀顏良,斩文丑,勇冠三军。”
“于禁、庞德虽勇,惜败於其手,亦是兵家常事,不足为虑!”
“而今许都暗流汹涌,不知多少人坐看大王兵败,万万不可迁都。”
“况河北鄴城乃大王王都所在,又岂能安置天子与百官?”
“至於些许贼寇、麦客举兵造反,隨手可灭,不足为虑。”
见曹操认真思索,辛毗也挺身而出,恭敬道:
“启稟大王,关羽兵锋虽盛,却已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縞。”
“况大王又调集徐晃將军救援襄樊,已在樊城之外挡住关羽大军。”
“以吾看来,关羽兵少,实难以进攻宛城,更不必忧虑许都安危。”
“待关羽兵退,彼等蚁贼流寇弹指可灭,於整体无伤大雅。”
刘曄也满脸诚恳的諫言:
“天下十分,大王占其七八,何惧一时之败?”
“于禁、庞德战败,大王还有徐晃率军抵挡关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