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风雪认亲(2/2)
疑问和惊骇在诸多诸侯心头翻滚。
这属实太过离奇,让人难以置信!
董卓行事手段阴狠毒辣,这是眾人皆知的。
怎可能会让煮熟的鸭子飞了?还如此轻易地落入袁绍手中?
还是说,这其中另有缘由?
倘若如此?
这其中,袁本初究竟又扮演了什么角色?是忠臣救主,还是……自导自演?
然而,儘管心思各异,高台之上,却无一人率先发声质疑。
这些在乱世中摸爬滚打、深諳权谋之道的诸侯们,有哪个不是人精?
他们不怕这皇帝是假的,就怕……万一是真的呢?
此刻贸然质疑,万一触怒了这“天子”,落得个“大不敬”甚至“附逆董贼”的罪名,岂非自毁长城?这口舌,谁也不愿意落下。
於是,刚刚因袁绍惊人之语而有些人气儿的议事台,再次陷入了死寂。
良久,一个清朗而带著边地鏗鏘之音的声音,打破了凝滯的空气。
是公孙瓚。
他排眾而出,对著台上的少年天子,抱拳躬身,姿態恭敬,声音清晰得足以让每个人都听得真切:
“陛下,”他朗声道,目光灼灼地望向刘辩,“臣,北平太守公孙瓚,今日恰巧携了一位您的亲眷前来会盟。不知陛下……不知陛下……可还认得此人否?”
话音未落,他侧身一步,露出一直沉默立於他身后的布衣男子。
......
说实话,刘辩有点累,原因是......昨晚没睡好。
开玩笑,任谁半夜被通知明个要当著几十个虎狼的面表演,演砸这条小命就真杀青,谁能睡好?
此刻脸色略显苍白,也正是如此,不过好巧不巧的,这却很符合一眾诸侯这会儿对少帝该有的想像。
儘管昨晚已经做足了准备功夫,这会儿上台之后,瞧见台下这一眾诸侯,刘辩人还是有点麻的。
该说不说,一个个好歹是当代勛贵,但长得模样,不能说是其貌不扬,也只能说是歪瓜裂枣。
太丑了,丑的出戏。
正在重新酝酿情绪的刘辩,听到公孙瓚突然这话,微微一愣。
这段特喵的没排练过啊??
天子亲眷??
自己能长得神似少帝已经上祖宗眷顾了,这会儿突然冒出来个天子亲眷,自己怎么可能认得出来?
要是光提名字,自己还能凭著后世记忆打个信息差,可公孙瓚这模样,显然是在试探自己。
就在刘辩发愁怎么应对之时,瞧清楚公孙瓚身后的布衣男子模样,一时间眼神便又猛地有了神采。
这布衣大耳??腰插双剑......
该不会是......刘备?
刘辩快速脑补穿越前的记忆,查资料的时候,好像记得史书上没提过刘备是怎么参加討董之战的。
但是按道理来说,公孙瓚跟刘备当初同在卢植师门下学习过。
若是跟其中一路诸侯来参加討董,公孙瓚的確是最有可能的。
而且瞧著这一身布衣,显然比起周围一眾诸侯的甲冑貂裘要寒酸不少,若真是个正儿八经的皇亲宗室,怎会这般没有排面?
这人,当是刘玄德无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