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131章 你们不好奇我的身份和家世吗

第131章 你们不好奇我的身份和家世吗(1/2)

目录
好书推荐: 全序高武 末日:我的移动城市能升级 这支亡灵军团超爱种田 无限恐怖:我在中州队肉身成圣 七零:你抢我男人,我夺你锦鲤偷养糙汉 权力巅峰:我老婆是京圈大小姐 斗罗:开局科研震撼穆老 替弟从军成将军,归来问我要战功 重生1987:我的文艺时代 龙族:皇女殿下不可能是我的系统

“老爷,您別太在意了!”

“一次落榜算不了什么,凭您的才华,何必担忧?”

“家中不缺钱,您可以慢慢来。

“中了固然好,不中也没关係。

“不会影响家里的生活。

“千万別伤了身体啊!”

另一边的宛如也柔声细语地安慰著。

听罢两人的言语,胡大老爷终於明白过来。

原来这两位早就派人去看榜单了啊。

眼见名单上没有自己的名字,便以为自己落榜,心情不佳。

这理由算什么?不过是藉口罢了。

干得不错,但以后別这样了。

古人云:一个谎言需无数谎言填补。

他不过是个出身不错的老士子。

怎料后来引发诸多麻烦。

不都是当初那个谎惹的祸?

真是麻烦。

庆幸的是,他现在决定不再隱瞒,也就算了。

想到这里,他擦了擦嘴角,往后一靠,看著两位姑娘,意味深长地问:

“你们不好奇我的身份和家世吗?”

两位姑娘对视一眼,更早进来的如诗率先开口:

“老爷身份如何並不重要,您对我们不薄,月例丰厚,已足够安心。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我们曾尝试了解,但无果后便放弃了。

胡大老爷听后並未觉得奇怪。

做外室的,多少会有不安。

毕竟妾生子为庶,嫡子也得认姨娘。

而外室则毫无名分。

若不打听,心里难安。

想到此,胡大老爷难得生出愧意。

他嘆息道:“在醉风楼遇到你们姐妹,后来缘分让我们走到一起。

“老爷承认,是被美色迷了心窍!“

“但我隱瞒身份並非不愿让你们进府,而是当初在醉风楼时我就用了假名,后来就一直这样了。

见二女紧张地注视著他,胡惟庸坦然一笑,傲然说道:“不过既然你们已猜到几分,那我也无需再隱瞒。

我姓胡,名惟庸,现任正五品翰林学士。

今年科考,我虽不用参加,但恰巧也是此次科考的主考官。

因此这段时间特別忙碌。

现在你们明白了吗?“

二女听后震惊得张大嘴巴,满眼难以置信地盯著胡大老爷。

胡惟庸哈哈一笑,分別在她们脸上捏了一下,才笑著解释道:“不然为什么把你们安排在这里?那是因为我家就在附近,走几步就到了!“

()

------------

胡大老爷沉浸在美色的陪伴中,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与此同时,皇宫內朱元璋正和胖儿子一起皱眉批阅试卷。

最近几天,朱元璋一直在思考是否要废除禁海令。

父子二人聚在一起商討此事,而胡大老爷先前提出的建议也成了討论的重要参考。

朱元璋根本没让別的大臣参与討论这件事,直接找来自己肥胖的儿子商量。

在他心里,这是关乎老朱家祖训和家法的大事,別人掺和什么?吃饱了閒得慌吧!

眼前的试卷是这次殿试中言之有物的一批。

不管支持还是反对禁海,至少这些答卷不是胡乱瞎说,而是给出了自己的分析和理由。

虽然內容可能显得浅显,甚至有些想当然,与实际朝廷情况有所出入,但思路基本没问题。

有些地方还让朱元璋父子眼前一亮。

特別是朱標,对其中几份答卷颇为欣赏:“父皇,您看看这份,这人的观点跟胡公的有近一半相似呢!”“仅凭这点,我都打算让他將来在我手下做事!要是真有胡公一半的能力,那就太好了!”

朱元璋瞪了儿子一眼,看了看卷子,不悦地说:“你胡思乱想什么呢!这人只是在方向上与惟庸相似,深度连三分之一都不到!”“方向和广度决定视野,而深度体现能力。

这样的人,你也指望他有惟庸一半的能力?再歷练十年再说吧!”

朱標闻言苦笑,再看那捲子,也平静了许多。

显然他也意识到,在新科士子中轻易找到堪比胡惟庸这样的顶尖官员实在太难。

与其空想,不如先想想禁海令的事。

“父皇,依儿臣之见,这禁海令还是废除为好!”

“若你將禁海之事记录在皇明实录中,即便后世子孙日后决定开放海禁,也会为此困扰。

“毕竟,不论將来情况如何,一旦开海便是违背祖制。

“反之,若现在废除禁海令,皇明实录中没有这条记载,后世子孙若执意禁海,仍可施行;若无需禁海,则无需为此忧心。

朱標的言辞显然是从一位未来大明继承人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的。

实际上,他对这本皇明实录感到十分头疼。

有些规定他很赞同,但有些禁令却让他难以接受。

简单来说,你现在执行起来或许顺手,但將来解除时麻烦可不小。

更巧的是,他朱標正是下一任大明皇帝。

这些问题,极有可能在他身上成为现实。

朱元璋听罢朱標的话,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目光呆滯地望著远处的殿门,许久未开口。

多么迷茫啊!

当初修订皇明实录时,一方面是为了让后人知晓自己的功绩,另一方面更是希望將自己的治国理念和对后代的告诫都写入其中。

归根结底,这不过是一种传统父辈希望將最好的东西留给后代的行为罢了。

或许他固执、孤僻、倔强,但他的初心无疑是善意的。

然而如今看来,这样的做法反而成了束缚后人的枷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明末,德鲁伊西北种树,改变历史 江湖庙堂与我无关,就要回地球 朕唐武宗,开局在仇士良刀尖躺平 我在霍格沃茨当侦探的日子 1969:拒绝喜当爹,退婚知青成首富 重生君士坦丁,铸造拜占庭帝国! 世界全是我经验,肝到人间成神 分手后,竟被高冷医生御姐爱上了 三角洲:词条加持!直播效果拉满 三国:被偷听心声后,曹操无敌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