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银行和印刷术(1/2)
第140章 银行和印刷术
隨著与两大军事城邦的战斗进入冷静期,白洛城邦终於迎来了又一个宝贵的內部发展窗口。
战爭的巨大压力如同一座无形的熔炉,不仅锤炼了军队的筋骨,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催化著文明內部的深刻变革。
变革的第一个火,在熙熙攘攘的中央集市被点燃。
隨著人口突破一万两千,五座城市和数个海外岛屿通过日益完善的道路与航线紧密相连,白洛城邦的商业活动空前繁荣。
通商司的官方船队与民间自发形成的商队如同勤劳的工蜂,將南工城的铁器、西海岸的咸鱼、
生命之池的穀物、茶岛的茶叶以及新大陆的香料,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每一个角落。
財富在流通中迅速累积,但也带来了新的烦恼。
“长官,我的仓库快要装不下了!”
一位在与威尔人贸易中发家的皮货商人,半是炫耀半是苦恼地向负责市场管理的官员抱怨。
“不是皮货,是钱!是那些陶幣!我卖掉三船的皮毛,换回来的陶幣足足装了五辆牛车,沉得要死。”
“我只能把它们埋在自家院子的地窖里,每天晚上都睡不踏实,生怕被哪个不开眼的贼给惦记上。”
他的抱怨並非个例。越来越多的富商和工坊主,都面临著“財富的重负”。
陶幣作为唯一的交易媒介,其笨重与不便的弊端在日益扩大的贸易规模下暴露无遗。
大额的交易往往需要动用数辆牛车,不仅效率低下,更带来了巨大的安保风险。
与此同时,另一种困境也在城市的另一端上演。
“唉,要是再有二十个陶幣,我就可以再买一台新的织布机,把工坊的规模扩大一倍了。”
一名年轻的纺织工匠,看著自己因为订单爆满而日夜赶工的妻子,无奈地嘆了口气。
他有技术,有市场,但缺少启动下一轮扩张的原始资本。
这些看似孤立的问题,都被一个人敏锐地看在眼里一一已经完全融入白洛城邦,並凭藉其卓越的商业才能,被鱼任命为通商司顾问的威尔贵族,法比安。
他主动找到了鱼,提出了一个顛覆性的构想。
“首领,”法比安在议事厅內,指著一份他亲手绘製的流程图,“我们城邦的財富正在沉睡。
无论是国库里堆积如山的税收,还是商人们埋藏在地窖里的窖藏,它们都只是静止的陶片,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力量。”
“我们完全可以唤醒它们。”
鱼的眼中闪过一丝兴趣:“怎么唤醒?”
“建立一个钱庄。”
法比安的声音里带著一丝兴奋。
“一个由城邦担保、绝对安全的財富保管中心。商人们可以把他们笨重的陶幣存入钱庄,而钱庄则发给他们一种更轻便、更易於携带的凭证。”
他从怀中取出一张用上等芦苇纸製作的样本,上面不仅有复杂的纹样,还有一个用特殊墨水印上去的代表通商司的印章。
“这种钱票本身没有价值,但它代表著持有者在钱庄里拥有等额的財富。人们可以用它来直接进行交易,远比拉著几车陶幣要方便得多。”
“更重要的是,”法比安加重了语气,“钱庄吸收了这些沉睡的资金后,就可以將它们借贷给那些像那位年轻纺织工匠一样,有技术、有市场,却缺少启动资金的人。”
“我们只收取一点微薄的利息,作为钱庄运转的费用和储户的回报。”
“如此一来,商人的財富得到了安全,工匠的梦想得以实现,整个城邦的生產活力都將被彻底激发。这是一举三得的大好事!”
“就这么办!”鱼当即拍板,“法比安,我任命你为白洛城邦第一任大司库,全权负责钱庄的建立与运营。”
【白洛城邦建立了第一座钱庄,银行体系雏形出现】
【白洛城邦发明了信用凭证,商业效率大幅提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