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大殮礼后之议(中)(1/2)
终於,仇士良嘴角缓缓扯开一个意味不明的弧度,声音平稳无波:
“陛下思虑深远,欲破朋党之弊,拔擢干才,此乃明君之举!
李德裕此人,老奴亦有所耳闻,確有其能,其在西川收復维州,虽因故未能竟功,然胆略可嘉。
坐镇淮南,亦使东南財赋充盈,足见其能。陛下欲召其入朝,委以重任……”
仇士良略作沉吟,仿佛在仔细推敲每一个字:
“老奴以为,此议可行。”
可行!
这两个字如同惊雷,在李炎耳边炸响!
巨大的狂喜瞬间衝上头顶,几乎让李炎眩晕,成了!
竟然成了!李炎强压下几乎要溢於言表的激动,面上只露出一丝深以为然的欣慰:
“好!有仇公此言,朕心甚慰!
既如此,便速擬詔旨,罢杨嗣復、李珏相位,远謫边州!同时,召李德裕即刻入朝,拜为中书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此事,就劳烦仇公协同中书门下速办。”
一旁的鱼弘志肥胖的脸上依旧堆著笑容,心中却是一凛,召李德裕?
新君这步棋走得突然!此人能力极强,性子刚硬,绝非易与之辈。
仇士良答应得如此爽快,是自负能掌控此人?
还是另有所图?鱼弘志目光在年轻皇帝和仇士良之间逡巡,试图捕捉一丝不寻常的跡象,却只见新君疲惫中带著一丝被认可的释然,仇士良则是志得意满的篤定。
“老奴遵旨!”
仇士良躬身领命,隨即看似隨意地问道:
“杨、李既去,相位空缺,李德裕拜相后,另一相之位,陛下可有属意之人?中书门下,需得有人襄理政务。”
李炎心中冷笑,知道这是仇士良要安排自己人了。
李炎面上却露出为难思索之色,片刻后,以一种近乎依赖商量的口吻道:
“此事…朕初掌国政,於朝臣了解尚浅,仇公久歷朝堂,洞悉百僚,不知可有荐举?
需得是沉稳干练、能与李德裕同心协力、共辅朝纲之人。”
李炎虽暗示此人需能与李德裕配合,实则是將选择权推给仇士良,满足其安插亲信、制衡李德裕的意图。
仇士良心中满意,新君果然识趣,他略作沉吟,便道:
“老臣观司农寺卿崔郸,处事公允,老成持重,且非牛李党爭核心,或可一用,陛下以为如何?”
崔郸虽非其心腹,但性情相对温和,易於掌控,且资歷足够,用来平衡李德裕的锋芒正合適。
“崔郸朕观他確为老成谋国之人,便依仇公所荐,崔郸转任门下侍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於司农寺卿明日常朝宣布詔书再议。”
李炎从善如流,立刻拍板,这场关乎帝国最高行政权力的交易,在看似平和、甚至带著点新君倚重老臣的温情氛围中,迅速达成。
“陛下圣明。”
仇士良心中虽仍有盘算,但今日收穫已远超预期,牛党二相罢黜,虽李党魁首入朝,也由自己首肯,另一位宰相虽非自己一党,但中立倾向与自己,新君依旧倚重,便不再多言,恭敬告退。
鱼弘志也隨之告退,走出殿门时,他脸上那谦卑的笑容瞬间消失,眼神阴鷙如寒潭深水,深深望了一眼仇士良志得意满的背影,又瞥了一眼紫宸殿紧闭的殿门,心中翻腾著惊疑与不甘。
仇士良步出蓬莱殿,冬日的寒风迎面扑来,却吹不散他眼中深沉的思虑,新君今日之举,看似稚嫩急切,却又透著一股精准的狠辣,借自己之手清除牛党二相,顺势提出召回李党魁首李德裕,理由冠冕堂皇——破朋党,用干才。
“李德裕……”
仇士良心中默念这个名字,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
此人之能,仇士良自然清楚,性刚强,手段狠,是个不好相与的角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