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发討董詔书,十八路诸侯(1/2)
至於剩下的兵马,肯定是要留些家底,不能把家底全用了。出力肯定是要出力的,不出力谁会跟你啊。
……
十日后。
曹操发布討董詔书,发至诸郡。文书曰:
操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君妄上,弒杀少帝;淫乱后宫,残害百姓。狠戾不仁,罪恶满盈!今奉天子密詔,聚集大义,召集义士,誓师扫灭董贼,剿灭群贼。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汉室,拯救黎民。缴文到日,可速奉行!
酸枣集合!
一日,有一个阳平卫国人,姓乐,名进,字子谦,特来投靠曹操。又有一个山阳巨鹿,姓李,名典,字曼成,也是来投靠曹操的。又有夏侯惇、夏侯渊等人来相会,本家兄弟曹仁、曹洪各引兵千余来助,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
袁绍在得到曹操矫詔,立马聚集手下兵马,带领兵马三万,从渤海前来相会。
曹操的詔书一发出去,各路诸侯都皆起兵相应:
第一路诸侯,后將军南阳太守袁术。
第二路诸侯,冀州刺史韩馥。
第三路诸侯,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路诸侯,兗州刺史刘岱。
第五路诸侯,河內郡太守王匡。
第六路诸侯,陈留太守张邈。
第七路诸侯,东郡太守乔瑁。
第八路诸侯,山阳太守袁遗。
第九路诸侯,济北相鲍信。
第十路诸侯,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路诸侯,广陵太守张超。
第十二路诸侯,徐州刺史陶谦。
第十三路诸侯,西凉太守马腾。
第十四路诸侯,北平太守公孙瓚。
第十五路诸侯,上党太守张杨。
第十六路诸侯,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
第十七路诸侯,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各领文官武將,投洛阳来。
最后一路是幽州北平太守公孙瓚,统领精兵一万五千,路经德州平原县。正行之间,遥见桑树丛中,遇到刘玄德。公孙瓚问道:“贤弟何故在此?”刘玄德回答:“旧日蒙兄保备为平原县令,今闻大军过此,特来奉候,就请兄长入城歇马。”公孙瓚讚嘆道:“如此可谓埋没英雄!今董卓作乱,天下诸侯共往诛之。贤弟可弃此卑官,一同討贼,力扶汉室,若何?”刘玄德曰:“愿往。”
曹操接待诸位诸侯都已经到来,曹操命令人宰杀牛马,大设宴席,摆下酒席,宴请诸候。这时王匡开口道:“今天奉大义聚集此处,应该选取盟主;约束眾人,统一调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