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崇寧元年要有大变(1/2)
至於什么是超市,最近苏学士回来了。
只不过他一个退休老头,也就是给自己找个地方安家。
开封府这种是非之地,他是不想住下的。
但是给亲友们带来的土特產,那是非常的多。
至於他的润笔,还有享受到的美食,以及各种待遇,则不足为外人道也。
连生蚝都要保密的人,苏学士其实现在就是个老小孩。
而且他对於新法,目前也没太多的意见。
能推行自然是好的,因为有一些新法总是能够见到好处的。
而银行这块,苏学士也没有什么意见。
苏軾和苏辙不一样,苏大为人豁达,虽然有时候嘴欠,不过他也没有反对別人一根筋到底的时候。
可是苏辙就不一样,小苏向来就不安分,神宗的时候就反对变法。
到了哲宗朝,这一点也没有变化。
苏辙可是坚决反对新法的,也就是这些年新党让他到处旅游,到了赵佶成为皇帝以后,反而安分了许多。
要是他当初跳出来,黎风大概还不好反驳。
现在苏大已经旅游回来,在途经郑州的时候又做了一次身体检查,对於老年人来说状態还算不错。
他看到了开封府如今的样貌,除了城南的足球场,潘楼对面的银行,也並没有什么区別。
在现代经歷了这一遭,回到了大宋来,倒是有些索然无味。
不过要提到在现代的经歷,苏軾在樊楼的宴席上,对张商英说的那叫一个眉飞色舞。
好傢伙,苏子瞻去了一趟21世纪,回来说话都快变李太白了。
都是蜀人,貌似也没什么问题。
至於之前赵諗一案,此时正在审理当中,苏軾也难免会发表意见。
“我虽往岭南而去,可並无怨恨,此事无非是奸邪作祟。蜀地之民,多信鬼神,似有不平,赵諗意欲鋌而走险,行不轨之事,倒也荒谬,怎有一进士可奸邪如此,反而要害蜀地之民。”
宋朝的士大夫,也知道当年王小波和李顺起事,就是因为对蜀地盘剥太过,也成了少数士大夫居然还给起义的农民说了几句好话的奇怪局面。
蜀中大治以后,倒成了宋朝一个重要的財税来源,西北和西南用兵,转运多出自蜀地。
因此蜀地之民,也难免“腹中有虫”,被和闽地的人一起编排。
他们付出的不少,但获得的却有限,这也就给了赵諗这种人空间。
至於赵諗到底是个什么处置,此事在朝堂上也有议论。
別馆一个言官,站什么立场,碰上这种还有证据,谋反是確凿无疑的,现在都说的是杀赵諗以谢天下,而且对於其家属,自然也要有个说法。
而蔡京此时看到的,却是一个扳倒曾布的机会。
苏軾回来以后,也只是表示蜀地之民,往年如何,多信鬼神容易被奸邪引诱。
作为乌台诗案的受害者,他这会儿说话也谨慎,总是要避免自己又牵扯进来。
陈师道也看准了这一点,他说话也含糊其辞,提到了此时朝堂上动向的时候,也就提到了蔡京的事情。
蔡家兄弟的父亲蔡凖往日与苏学士相善,对於他们兄弟,苏軾多少也有些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