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蔡京表示黎风也是当宰执的料(1/2)
在田间考察的时候,黎风这会儿倒也轻鬆了一些。
乌纱帽可以不戴,反而换上了斗笠,下田的时候,那么长的帽翅显然不方便。
赵匡胤搞这个是为了防止官员交头接耳,在官府面对官吏和百姓也能够保持一定的威严。
但也就是一定的威严罢了,下田的时候,就很不方便。
就是正版科举出身的大宋官员,也经常这样打扮。
也好在东明县没有什么水田,都是旱田,不用换上短打衣服,又换上水靴。
“赵教授你看,这就是本地品种的菠菜。”
“植株还是差了一些。”
“是重新施肥以后的结果,肥型要不要变化?”
“既然是叶菜,以后多上些氮肥就好。”
“可是要氮肥......如果这些菠菜长势良好,没准农民就要给別处使用。要收集果实和种子的,反而会不利。”
赵教授也是从江寧的专业农业大学来的,自然对这事儿都门清。
“用肥確实要考虑肥型的,肥法和肥量也要考虑。”
“就是因为这个,我才没订购磷肥,就是怕出现那种短黑粗的植株。”
“我以为你在银行上班,又在大宋做了官,这些事情记住的倒不多呢。”
“谁让老爸有那么一群朋友,他通过朋友知道您也是这方面专家,才给请来的。”
“只不过我不经常下地,要是你父亲的那位朋友,他身边的几位老先生不是喜欢下地指导么?”
“他们年岁也太大了些,又脾气固执。我在这边有官身,和东明县百姓提到,您也是位教授,又是农事的『国子博士』,还是导师,他们自然会信服的。”
而且赵教授虽然说话术语用的太多,但他有一点好处,就是亲自下地,还自己在地方上请了农户给自己做示范田,总算是很有实干精神。
因此黎风对於请他来还是很放心的,至少亲自上手的这种教授,还认真搞科研,他愿意下田,这技术就不容易脱节。
更何况,有几位年纪大的,虽然技术好,但是脾气不太好。
而且给官府应差,就是在现代,一个“膨大剂”,就得总农艺师都要头疼一阵,从农民讲的俗名当中,要给媒体和领导解释,这里面都是什么东西。
到了古代这边,虽然没有了媒体的报导,但是官府这边也要应对得当。
好在银行来到开封府,在这边现在担负的事情,不光是银行內部的工作,还有就是黎风这样作为开封府度支推官,在东明县考察。
不光是东明县,开封府下属各地,也包括陈留,京西北路滑州,京东西路济州、鄆州,这边都在搞新青苗法。
如果崇寧元年的进展顺利,就要推广到京西京东各路,河北各路。
而江寧府和杭州那边,两浙路江西路都要做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