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京都(2/2)
袁师傅没追问,只是笑了笑,继续喝他的酒。
摆渡车很快就到了机场的 vip候车区,这里比外面更安静,空气中飘著淡淡的檀香。
值机台是仿紫檀木做的,上面雕刻著缠枝莲纹,工作人员穿著改良的汉服,袖口绣著机场的標誌,动作优雅得像古代的仕女。
跟著袁师傅走到机场外的候车区,黑屿川一眼就看到了那辆红旗车。
车身是墨黑色的,车头掛著个小小的铜铃,车旁站著个穿黑色西装的年轻人,约莫三十岁,头髮梳得整整齐齐,看见袁师傅就快步走过来,恭敬地鞠躬。
“袁教授,您回来了。”
“嗯,走吧。”袁师傅点点头,径直上了车。
年轻人的目光落在黑屿川身上,带著点好奇:“这位是?”
“我新收的徒弟。”袁师傅靠在座椅上,闭上眼。
“以后多照拂著点。”
年轻人的態度瞬间肃穆起来,对著他微微鞠躬。
“您好,我叫赵宇,是生道庐的行政助理,以后有什么需要,隨时找我。”
“我叫利亚姆·安德森。”
两人握手。
赵宇看著他河洛人的脸,心中好奇,但也没多问。
“麻烦你了,赵助理。”
黑屿川心里对袁师傅的身份更好奇了。
教授、生道庐行政助理,这些称呼都透著不一般,看来师傅的本事,比他想的还要大。
黑屿川跟著袁师傅坐进后座,车里的內饰很简洁。
座椅是真皮的,上面绣著暗纹,中控台是仿木纹的,旁边放著个小小的青瓷瓶,里面插著支新鲜的百合。
“这车是生道庐专门给袁教授配的。”
赵宇坐在副驾,转过头介绍。
“袁教授是河洛是最早研究生命源质的专家,生道庐很多设备的核心技术,都是袁教授当年提出来的。”
“现在就是个閒人,偶尔回来看看。”
嘴上虽这么说,袁师傅嘴角却微微上扬,显然很受用。
车子缓缓驶出机场,赵宇开始给黑屿川介绍京都的景色。
“我们现在走的是长安街,这条街是京都的主干道,两边的建筑都是传承了古代样式建的,当然里面都是现代的公司和机构。”
车辆行至一处河畔。
“您看河对岸的那座塔。”
他指了指远处的一座高塔,塔身是朱红色的,塔顶掛著铜铃。
“那是定塔,建於唐代,每年都要修缮上一次。”
车子沿著护城河往前开,路边的景色渐渐变化。
青灰色的瓦片、朱红色的木门,门楣上掛著烫金的匾额。
“老京都麵馆”“京都画”“百年茶馆”,个个透著市井的烟火气。
“前面就是鼓楼了。”
赵宇又指了指前方。
“每天早上九点会敲鼓,是京都的老传统了。鼓楼旁边的那条街,全是卖小吃的,画、豌豆黄、胡辣汤、豆汁,都是咱们河洛的特色。”
“左边,那是国家博物馆,里面藏著很多古代的文物,有甲骨文、青铜器,还有唐宋的字画,袁教授以前经常去那里看展。”
黑屿川顺著他指的方向望去,国家博物馆的外观像座巨大的宫殿,朱红色的墙面,金色的屋顶,门口立著两尊石狮子,威严又庄重。
“再往前就是承天门了。”
赵宇继续介绍。
“承天门的城楼是明代建的,后来经过多次修缮,现在还是原来的样子。每天早上都会有升旗仪式,很多人都会特意早起去看,场面特別壮观。”
黑屿川看著远处的承天门城楼,红色的墙,黄色的瓦,城楼中央掛著巨大的画像,心里忽然有种说不出的感慨。
上辈子他,从来没想过自己能站在京都的土地上,看著这些只在课本上见过的建筑。
“京都的水系也很有特色。”
赵宇指著窗外的护城河。
“这条河叫金水河,是从玉泉山引来的水,水特別清,里面还有很多鱼。夏天的时候,河边会开很多荷,很多人会去那里散步、钓鱼。”
车子继续往前开,路过一条胡同,里面的四合院门口掛著红灯笼,门口的石墩上雕刻著精美的纹。
“这些四合院都是老建筑,很多都有几百年的歷史了。”
车子在胡同里缓慢的行驶,最后,停在了一处像是古代私塾的建筑前。
黑屿川抬头望去,只见大门上方掛著块匾额,烫金浮雕著著“生道庐”三个大字。
大门两侧的楹联写著——格物致知穷天理,知行合一探本源。
透著股治学的严谨。
门旁的石狮子嘴里,各含著颗小小的夜明珠,在阳光下泛著淡淡的光。
“到了。”
赵宇停下车,帮他们打开车门。
“袁教授,我就送您到这里了,朱助理在里面等著您。”
“嗯,辛苦了。”袁师傅点点头,率先往里走。
黑屿川跟著袁师傅走进生道庐,里面的很简洁。
青灰色的石板路沿著中轴线展开,两侧种著高大的柏树,树干粗壮得需要两人合抱,树枝上掛著小小的红灯笼,在风里轻轻晃。
路的尽头是一座大殿,殿门敞开著,里面摆著几张古朴的书桌,几个穿著白大褂的人正坐在桌前,对著电脑屏幕研究数据,古色古香的书桌和现代的电子设备,形成了奇妙的对比。
路上的人见到袁师傅,都纷纷停下脚步,恭敬地打招呼。
“袁教授好!”
“袁教授回来了!”
袁师傅只是点点头,脚步没停,径直往大殿旁边的一处小平房走去。
小平房是个四合院的建筑,灰瓦白墙,院中间种著棵石榴树,红色的朵缀在枝头,像点燃的小灯笼。
房间的门是梨木的,推开时发出“吱呀”的轻响。
房间里坐著个穿白大褂的年轻人,约莫二十五六岁,戴著黑框眼镜,正对著电脑屏幕看数据,屏幕上满是复杂的图表和曲线。
见到袁师傅进来,他立刻站起身,恭敬地鞠躬:“老师,您回来了。”
“小越,准备得怎么样了?”袁师傅走到桌前,拿起桌上的茶杯喝了口。
“林丫头呢?”
“都按老师您的要求准备好了,”
朱越连忙点头。
“林师姐在里面等著您。”
他一边说,一边走到墙边,將手掌按在墙上的一块玉石上。
只听“咔嗒”一声轻响,墙上的一块砖缓缓移开,露出一部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