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贾詡:既伤文和,別怪我伤天和!(1/2)
“伯济来了?”李傕惊喜的看著张绣问道。
一脸面白穿著一套亮银色盔甲,手持长枪的张绣点了点头回道:“李將军,叔父在收到李將军的信件之后,便一路带兵马不停蹄的从临洮赶来。”
“太好了。”李傕激动的拍著手说道:“你叔父现在何处,带来多少兵马?”
“回李將军,叔父现在射虎谷外驻兵。”
“原本叔父只有数百兵马,但老太君在临洮听闻此事之后大为担心,於是立刻开始募集兵马。”
“共计募集了三千兵马,如今都驻扎在射虎谷之外。”
“三千!”李傕扭头看向了贾詡。
贾詡闻言也鬆了一口气。
“三千兵马,足够了。”贾詡胸有成竹的说道:“张校尉在射虎谷外,如果此次配合的好的话,我们就能给羌族一个大大的惊喜。”
说完贾詡看向了张济道:“张绣,还要劳烦你跑回去一趟,稟告你叔父一声。”
张绣点了点头。
隨后贾詡上前一步,在张绣的耳边一阵低语。
张绣一边听,一边点头。
等贾詡说完之后,张济便衝著贾詡拱手说道:“我这就出发前去稟告叔父。”
“嗯。”贾詡点了点头说道:“去吧,一路上要小心。”
张绣走后,鬆了一口气的李傕说道:“这下有张济在射虎谷口驻军我们就不用担心被羌族的兵马堵住出路了吧。”
贾詡捧著插在衣袖当中的双手,眼眸当中满是精光。
只是如此吗?
这群羌人还没等他到冀县呢,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动手。
要不是察觉的早,此时若是进入了射虎谷,还不被羌族埋伏?
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
你们算的初一,那我可就要算十五了。
看看是你们先要了我贾詡的命,还是我贾詡先要了你们的命。
“文和,临洮比冀县还远,我们是同时派人到临洮还有冀县的,为何只有临洮老家来人了,而冀县却那边却没有动静呢?”李傕有些奇怪的问道。
此处快马的话距离冀县只有半日的路程。
按理来说,他们派出去的求救的骑兵就算是一来一回也应该回来了。
可到现在却一点动静都没有。
“文和,你说这里面会不会......”
贾詡摇头。
“不会。”
“凉州刺史梁鵠为人胆小。”
“当年武威郡太守仗著在皇宫当中十常侍撑腰,而在当地胡作非为,凉州从事苏正和准备弹劾此人。”
“而梁鵠害怕被牵连得罪十常侍,便想將苏正和治罪杀害。”
“当时还是长史盖勛劝说,梁鵠这才没有杀了苏正和。”
“此人乃鸿都门下出身,凉州刺史这个官职於他而言不是什么好地方。”
“他犯不著,也没有这个胆量联合羌族怎样。”
“只要没有过错,过了今年之后,他回往朝廷,便肯定会晋升。”
“联合羌族这种事情是万万做不出来的。”
“至於为什么没来.....”
贾詡双眼一眯:“怕是因为和胆小有关。”
“哼。”李傕冷哼了一声:“这种胆小怕事的废物,放在凉州任刺史分明就是乱来。”
贾詡摇了摇头。
朝廷混乱,卖官贩爵,素餐尸位者大有人在。
他现在不关心这些。
他现在关心的是这群始终跟著他们的羌族人会不会真的要对他们动手。
“先不要管这些了,等主公来之后,自然会处理。”
“眼下的事情才是我们需要顾及的。”
说完,贾詡四下看了一眼周围,然后压低了声音说道:“你先这样.....”
.........
射虎谷口的两侧树林当中。
一阵淅淅索索的脚步声音在树林当中响起。
紧接著,几个穿著粗布麻衣背负长弓的身影出现在树后,目光朝著树林外围官道上的一行队伍看去。
头顶刺目的阳光透过树荫之间的缝隙打在几人的身上。
“他们怎么不走了?”
其中一人说道。
另外几人也都仔细的朝外看去。
“看样子他们在从马车上卸东西,好像是要扎营吧?”
“扎营?”
“这才中午他们就要扎营?”
“管那么多干什么,我们只是负责监视,去把这个消息稟告回去就是了。”
“你们在这盯著,我回去稟告。”
说著,其中一人便朝著树林的远处走去。
...........
距离射虎谷口以北数里外的一片山林当中,此处乃是一处平坦的洼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