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风起云涌,虎归长安!【2】(1/2)
刘虞州牧府的议政厅內寂静无声。
厅內的所有人都放下了手中的酒樽碗筷,低头看著手中的白纸黑字。
剿贼檄文!
当所有人都通读了一遍剿贼檄文上的內容的时候,脸上浮现出的都是极为震惊的表情。
这段羽要干什么?
占据长安,扶持皇长子刘辩,拨乱反正?
“大人,这討贼檄文.......”
公孙瓚看完《討贼檄文》上的內容之后,看向坐在主位上的刘虞皱著剑眉问道:“这討贼檄文上所言,或真或假?”
刘虞脸上儘是凝重的表情。
真假?
这话怎么说。
只能说是双方各执一词吧。
段羽手中如果真有皇长子刘辩,还有何皇后的话,这《討贼檄文》上的话就有一半的可信程度。
而后太皇太后董氏也一定会反驳。
最终看的並非是谁的话是真的,而是看谁能占据上风。
但这上面有一点段羽说的肯定会引起共情。
那就是段羽在《討贼檄文》上所言的那些功绩可都不是假的。
段羽在西域征战,为国开疆拓土,兄弟却惨死在河东郡。
隨后他为了兄弟返回河东,这是义。
而且段羽並未领兵进入河东郡,只是带了亲卫骑兵,残害他兄弟的卫氏和范氏。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皇甫嵩还有朱儁只以这个藉口来发兵围杀段羽,显然是不合礼法。
段羽於情於理,都占据大义。
更不提后面袁基带著白波军围剿段羽这后续之事。
刘虞现在不担心別的,只是担心段羽现在公然的要拨乱反正,打肯定是要打的。
洛阳朝廷不可能放任段羽在长安如此。
当然了,段羽既然已经如此散播《討贼檄文》也是和洛阳朝廷彻底翻脸准备公开开战了。
刘虞担心的是,洛阳空虚,如果要征討段羽,就一定会从各地徵调兵马。
既然是徵调兵马,会不会也让他出兵。
如果让他出兵,他是出兵还是不出。
这就是刚刚公孙瓚问的问题的难处所在。
《討贼檄文》是不是真的不要紧。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段羽胜了,那这《討贼檄文》就真的不能再真了。
如果段羽败了,即便这《討贼檄文》是真的,那也是假的。
难处在於,他们这些原本置身於事外的人应当如何选择。
身为汉室宗亲。
刘辩是皇长子,刘协也是皇子。
这都是老刘家自己的天子之爭。
可若是选择错了一方,如果失败了,那就是万劫不復。
在公孙瓚问出这个问题之后,厅內的所有人也都在等著刘虞的回答。
“伯圭,诸位......暂且不论这討贼檄文的真假,此等大事绝非可信一家之言。”
刘虞斟酌了半天之后,这才缓缓的开口说道:“想必洛阳朝堂定然会妥善处理此事,吾等也只需要静观便是了。”
公孙瓚手里啊拿著《討贼檄文》表情好像略带失望的坐了下来。
为了庆祝公孙瓚立功驱赶鲜卑的庆功宴就在一封《討贼檄文》之后草草了事。
而身为宴会主角的公孙瓚则是骑著白马,带著一桿侍从在饮酒过后骑乘战马回到了自己了在蓟县的府邸。
前脚公孙瓚刚回到自己的住处,后脚公孙瓚的族弟长相和公孙瓚有几分相似的公孙越便拿著从蓟县街头捡来的《討贼檄文》大步流星的来到了公孙瓚的面前。
府邸正厅当中,公孙瓚身旁的案几上同样放著一张《討贼檄文》。
“大兄,大兄,大事啊!”
公孙越脸上带著激动的表情走进了屋內。
然而看到公孙瓚身旁的桌案上放著的白纸的时候,公孙越微微一愣道:“大兄你都知道了?”
公孙瓚点了点头,然后敲打了一下身旁放著的討贼檄文。
“你说的是这封討贼檄文吧。”
公孙越快速的点了点头说道:“大兄,蓟县內现在到处都是这討贼檄文,段羽这是要公然造反了吗?”
公孙瓚摇了摇头说道:“刚刚州牧大人说了,是不是造反还是两说,不过那段羽......”
“我倒是很想会一会他。”
公孙瓚缓缓的敲击著桌案上的討贼檄文说道:“卢师因段羽而死,玄德也和段羽多有仇怨,那段羽號称世之虎將,我是有所不服。”
“我同门傅燮曾与我来信也提起过段羽,此人虽多有军功,但行事却极为霸道,凭藉凉州骑兵强横不將天下英雄放在眼中,就是不知他的凉州骑兵能不能敌得过我的白马义从!”
皱著剑眉的公孙瓚眼神当中露出一抹期许之色。
“大兄是想要和段羽一战为卢师报仇?”公孙越问道。
公孙瓚深吸了一口气道:“州牧大人性格优柔,我知他担心什么,他在担心朝廷是不是会徵调幽州骑兵以及乌桓骑兵去征討段羽。
不过我倒是很想试一试,看看那世之虎將的成色究竟如何。
卢师的仇自然是要报,以前没有机会,说不定这机会马上就要来了。”
“大兄的白马义从从无敌手,就连乌桓骑兵还有鲜卑骑兵都不敌,又何惧那凉州骑兵。”
公孙越在一旁不停的吹嘘的说道:“那段羽的对手素来都是老弱残兵,何时有过劲敌。
要我说,只要遇到真正的强兵,必然打破其不败的传言。”
公孙瓚哼声轻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