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宿命!【1】(1/2)
黑云如流动的墨痕一般在天空滑动,残月的青光透过老树枯黄的树枝败叶落在许攸的青衫上。
树下站著的许攸正在眺望著远处的鄴城。
虽然入眼皆是一片漆黑,但依旧难以遮挡那束焦急的目光。
鞋底摩擦地面沙土发出的沙沙声音响起。
许攸家中的僕从佝僂著腰喘著粗气来到了和许攸会合的地点。
“怎么样了,本初......如何了?”
许攸面带急色的看著家僕。
“回稟老爷.......刺史大人......刺史大人死了.......”
死了.......
怎么会死了。
许攸双眼空洞无神。
怎么会就这么死了?
不是说好了一起去长安,一起去投奔段羽吗。
“本初......你怎么就死了?”许攸依旧不敢相信。
诸多蹊蹺根本不可能瞒得过许攸。
袁绍去赴宴,是受袁基所请。
如果不是袁基邀请,袁绍怎么会一点防备都没有?
虽然冀州士族视袁绍为眼中钉,肉中刺。
可他们现在还不会胆子大到想办法杀袁绍。
顶多就是用那些惯用的手段,辞官,连带著所有亲族都一同排斥袁绍。
一个逃脱了的甄建之子,怎么会这么巧合的出现在五方楼。
一个商贾之子,怎么可能敌得过袁绍?
是巧合?
哪里有这么多巧合之事。
最起码许攸自己是不相信的。
所以,在得知袁绍死讯之后,许攸立马便逃出了鄴县。
甄继喊出那句袁绍通敌段羽,私放朝廷通缉要犯何氏姐妹,將通风报信的甄建一家诛杀此事肯定已经传遍了鄴城。
用不了多久,也会传到洛阳。
洛阳!
“快,立刻派人去孟津关去追顏良还有文丑两位將军,告知本初已经被害,万万不可进入洛阳,还有......將所有所运之粮全部焚毁!”
...............
鄴县,袁绍的刺史府內已经乱成了一片。
但中厅內却寂静无声。
称病数日的田丰,沮授等人,还有郭图,荀諶等人此时都集中在了刺史府的中厅內。
在中厅的正中间,摆放著一具盖著白布的尸体。
在胸口的位置,渗出的鲜血染红了白布,如雪中盛开的红莲在烛火的照耀之下极为刺眼。
袁基站在中厅最中间的位置,看向厅內的所有人。
“我不管之前本初和你们的关係究竟如何,但现在本初已死,一切恩怨就算是一笔勾销,至於孰是孰非,还有甄建之子甄继说的那些话,我自然会派人去调查,同时也会上呈给洛阳。”
“但现在冀州无主,尔等应当尽心尽力,安抚民眾,以免引发动乱。”
“至於朝廷日后会派何人来统领冀州,那自当有洛阳朝廷,有天子,太皇太后指任。”
堂下的眾人都沉默著低著头各有心思。
朝廷肯定不会在指派別人来统御冀州这是肯定的了。
因为袁基已经站在这里了。
无论袁绍是怎么死的,是谁害死的,但日后统领冀州的人一定是袁基。
有袁隗在洛阳,冀州就只能归袁氏统领。
低著头的郭图眼珠子一转隨后衝著袁基拱手说道:“大公子,冀州不可一日无主,虽然方伯已逝,但冀州还要有做主之人,既然大公子乃方伯之兄,自当应该代方伯行事,吾等也自会配合大公子。”
“正是。”荀諶也站出来附和。
谁是冀州之主,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能为他们带来利益。
低著头的田丰扭头看了一眼一旁的沮授等人。
几人眼神交互之间都已经瞭然於心。
於是纷纷站出来请袁基暂代袁绍之位。
袁基几番推辞,最后还是勉强的答应了下来。
..............
孟津,亦被称之为盟津。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说的便是孟津渡。
孟津之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
《尚书·禹贡》中记载,当年大禹治水时,就曾:“导河积石……东至於孟津。”
当年武王伐紂便是在此地会盟,亦孟津也被称之为盟津。
而光武兴汉也是从此地攻入洛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