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段羽归来,长安风起!(1/2)
清晨。
长安。
未央宫內。
每逢初一十五的早朝正在进行当中。
文武百官列於未央宫,六百石以上的官员全都跪坐在大殿內。
而六百石以下的官员则是站在殿门前,从殿门的位置一直延伸著向外。
一身黑色凤袍,头戴凤冠霞帔的太后何灵思跪坐在龙椅一旁。
那张隨著年龄增长的面孔不但没有衰老,反而变得更加的嫵媚动人。
每一个动作都散发著成熟女人特有的魅力。
就如同树尖上那熟透了的水蜜桃,让人忍不住想要踮起脚尖採摘下来狠狠地品尝一番。
何灵思身旁的龙椅上还空著。
距离皇帝刘辩被人谋害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的时间,然而刘辩並未甦醒康復,还在昏迷当中。
殿上。
三公,九卿,两千石的大员依次並列在殿上。
正在低著头听著跪坐在龙椅一旁的何灵思说话。
“诸卿,自上次陛下被贼人谋害下毒,如今已过半月有余,但陛下的身体还没有康復,甚至没有甦醒。”
“本宫很痛心......”
何灵思一边说,一边拿著手里刺绘精美的绢帛擦拭著眼角。
殿下跪著的眾臣沉默不语。
“陛下是一个勤政安民的好皇帝,是一个遵从孝道的好皇帝,也是本宫的好儿子。”
“本宫希望他能康復,希望他能重新振作起来执掌大汉,希望他能成为大汉的中兴之主。”
“本宫日夜祈祷,祈祷上苍。”
“当初皇帝还在洛阳时,就遭人迫害,如果不是凉王先一步將陛下救下,又悉心教导,本宫后来也见不到陛下。”
何灵思的声音哽咽。
大殿上也有不少朝臣还是用衣袖轻轻的擦拭眼泪。
跪坐在最前方的杨彪,还有身后的杨奉等人也都跟著嘆息。
“可是天不遂人愿.......太医说,,,,,,,”
“说陛下醒来的可能微乎其微.......”
“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凉王在外征战,本宫亦不能让长安成为凉王的负担。”
“所以......本宫今日借著朝会的机会,借著文武百官三公九卿都在的机会,提议......”
大殿上数百名的朝臣都不自觉的竖起了耳朵。
皇帝昏迷。
醒来无望。
太后说国不可一日无君。
那么接下来太后想要说什么,眾人也都是心中明镜。
肯定是要另立新君或者储君了。
然而皇帝年幼,尚未娶妻,更没有子嗣。
储君几乎上就不可能了。
至於新君。
皇宫当中除了先帝皇长子刘辩之外,还有一个董侯刘协。
当然,这个可能也是微乎其微。
何灵思跟太皇太后董氏的积怨是从在洛阳就开始的。
而且当初灵帝驾崩洛阳大乱,何灵思也险些死在太皇太后董氏的手里。
若不是后来段羽营救,何灵思根本也到不了长安。
还有就是上次洛阳城破之后太皇太后董氏被迎来长安中途遇到了刺杀。
种种表明,两人都是死敌。
何灵思断然不会亲手將死敌培养的刘协扶上皇位。
这么看来,可能性就只有一种了。
“好在先帝临行之前,尚有骨血存留,所以本宫提议,让天儿代掌国政,行监国之权,诸卿觉得如何。”
刘天。
低著头的杨彪心中道了一声果然。
不光是杨彪,几乎所有人都猜想到了何灵思的的想法。
而太后何灵思的这个提议也从另外一个方向反映了另外一件事。
那就是皇帝上次被谋害的事情。
半个月之前皇帝刘备被行刺下毒,因此险些闹得长安和凉王府刀兵相见。
最后是何灵思亲自带著凉王妃董宜登上长安的城头,然后又亲口说出了行刺皇帝的並非是董宜,而是有人在暗中陷凉王妃董宜,故意挑拨皇帝和凉王府之间的关係。
但是这事儿怎么听著都有些难以服眾。
主要原因还是董卓没有率领大军包围长安的时候为什么没有调查清楚?
皇帝在长安深宫,有谁有这么大的本事给皇帝下毒。
有人说,这是太后何灵思迫於凉王府的压力,最终释放了凉王妃董宜。
有人则是说,这是诚心有人要污凉王段羽的名声,而故此为之。
但从太后何灵思的这个提议上来看,说明太后何灵思並没有屈服於什么。
刘天虽然年幼,但依旧是先帝的血脉,是刘氏的血脉。
“还有一件事.......”
何灵思的话锋一转说道:“天儿年幼,尚不能理事,所以本宫觉得,有必要选出几位辅国能臣帮助天儿理政。”
直到何灵思的这话一出,殿內低头跪坐在地上的眾人都为之精神一震。
一个合格的掌权者,应该懂得如何分配利益。
只有这样,才会获得最强有力的支持。
太后何灵思,看似是一个柔弱的女流。
但她同时也是皇权的代言人。
如果是建安帝刘辩还清醒,太后何灵思这个代言人的话语权可能还不算多。
但是现在建安帝刘辩昏迷不醒,太后何灵思准备另立新君,虽然是代理监国。
可一旦建安帝刘辩真的不会再醒来,那太后何灵思扶持的刘天就是下一任皇帝。
在刘天成年之前,太后何灵思都要垂帘听政,也就成为了实际上的皇权代言人。
而这个代言人现在就要宣布第一次利益分配了。
皇帝是谁,士族们的兴趣其实並不大。
但皇帝能给谁带来利益,肯定就能得到士族的拥护。
这是毋庸置疑的。
“天儿年幼,本宫又是一介女流,大汉需要能臣贤臣来辅佐。”
“本宫思来想去,觉得应当重启相国一职,而当今天下,没有人比凉王更为合適。”
“所以,本宫决定,拜凉王为相国,让天儿认凉王为相父。”
“提议司徒,司空,太尉,宗正,四人为辅国大臣,共同辅佐天儿处理国政。”
“诸卿觉得本宫的提议如何?”
何灵思的目光扫视过大殿下方。
相国。
辅国大臣。
无论是司徒杨彪的杨氏也好,还是太尉韦端的韦氏也罢,又或者是太尉宋则的宋氏也好,都是当今关中地区的士族头把交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