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狐假虎威(2/2)
有一老汉的呼喊声,从远处隱隱而来。
种子?
种子!!
朱先安一愣,脑中瞬间回想起昨晚宴请李巡检时,李巡检隨口说的一件事。
有了,就是种子!
聪明的大脑果然好用。
若实在不成功,那便將事情闹得大大的!
眼珠在周遭竖起耳朵探听的百姓商贩身上一转,朱先安已计上心头。
他冷冷一笑,问道:
“如今市井在传的扬州主簿宋善言之死,你们两个难道未曾听过?”
黑脸汉子和黄牙对视一眼,不以为意。
“听过又怎样,没听过又怎样?”一个小小的扬州九品主簿,秦淮河里隨便捉一只王八都比他官大,值得他们注意?
“呵呵”,朱先安冷冷一笑,余光注意到周遭百姓围了过来,当即心中定了大半,他朗声道:
“昨日一早,从扬州那边传来的消息。扬州一主簿,名宋善言,此贼贪污200斤稻种,官商勾结,伙同他人欺压良善,被扬州知州杨宪杨大人当场擒获!”
朱先安对对明史有一定了解,虽做不到对明初名人如数家珍,但杨宪的大名自然是听过的。
故而他对杨宪的事情格外注意。
杨宪后面是做什么来著?监察御史?还是间谍头子?
反正没多久就被当今圣上给弄死了,好像死得非常惨。
朱先安没有多想,虽然他现在不可能会和杨宪这种大人物有什么交集的。
但借用杨宪的虎皮嚇退眼前这两人,还是有点把握的。
谣言止於智者,但智者才有几个人?
朱先安的声音不小,周遭有閒逛的百姓和摊贩们,几乎都凑了过来看热闹。
杨宪杀宋善言的事情是真的,但因为何原因杀的,朱先安在里面添了些料。
百姓最喜欢听的就是如何惩治贪官污吏的事情了,哪怕他不往里面添油加醋,不出半日,百姓们也会添油加醋,而且会更夸张。
“贪污稻种,当真该死!”
“杨宪杨大人?难道是仅在两位丞相之下的参知政事杨大人?”
凤仪门內大街的百姓说起朝中官员,可是头头是道。
短短不过片刻,眾人都明白了杨宪的身份。
杨宪,现任扬州知州,从五品。
如今在扬州那一片,辅助李文忠李將军处理大小诸事。
但其真正的身份,却是朝廷的参知政事。
因为扬州知州是他兼领的,他是从三品大员!
就这身份,放在整个应天府都是妥妥的大人物。
当今朝廷很缺官员,很多官员都是身兼文武数职。
比如北上的征虏大將军徐达,他身上的职务还有右丞相和大都督。
征虏副將军常遇春,身上也有两个职务,平章政事和太子少保。
在开国初期,这种情况非常常见。
见围观百姓越来越多,甚至有绿袍官员和士子匯聚而来。
朱先安心中大喜,声音又大了几分。
一双虎目死死盯著黑脸汉子,狞笑道:“你猜猜这次死了多少人?那欺压良善的主簿宋贼又是什么下场?”
他要扯杨宪的虎皮,来暂时震慑眼前歹人。
不等两人回答,朱先安抬头看著周围百姓,突然大笑道:“那宋贼被杨大人下令开膛破肚,当街游尸!”
”好!杨大人杀得好!”,人群叫好声传得老远。
“这等恶贼当真该死,连稻种都要贪墨!”
“我等最恨官商勾结之人,该杀,该杀!”有富商模样之人,咬牙切齿。
“小兄弟,杨大人到底杀了多少人?”有急性子的伸长脖子,满脸探究之色。
朱先安瞪著黑脸汉子和黄牙二人,隨后又衝著围观百姓惊声叫到:
“足足一百余人吶,连带家小,全部被杨大人处死了!”
“哗”的一下,周围百姓眼睛都瞬间瞪圆,一个个脸上露出惊骇之色。
“竟有这么多狗官害民?!!”
甚至人群中有消息不太灵通的绿袍小官,都抽一口凉气后,浑身发凉,脸色变得煞白。
一次处死百余人,开国以来,其实也发生过。
但这种事情,可不会有听著习惯的。
每次听到,仍旧令人心神莫名震颤。
朱先安心中其实也发毛,虽然他觉得被杨宪大肆牵连的这一百余人中,可能有那么几个,十几个,甚至更多个冤死的。
但他也绝不会因此而怨恨杨宪,骂他是恶官狗官。
一个原因是,屠刀没落到他朱先安的头上。
更重要的是,朱先安深刻认识到,这些死去官员吃的喝的,用的穿的,都是百姓们的血汗,是真正意义上的民脂民膏。
那些所谓被冤枉的,只是站在士大夫,以及当前官员行为標准上判断的,放在他的世界官里,里面可没一个不是该死的。
就连青史留名的海瑞海青天,也有一妻一妾四个僕人。
既然如此,那他就更没必要为他们惋惜喊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