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坤寧宫女官(2/2)
皇后娘娘?
马皇后!
这哪里是通了天的人物,她本身就是天啊!
皇后娘娘是大明朝的天,更是他们检校司的天!
因为他们检校司的首领高见贤高大人,几乎每日都会往坤寧宫送他们检校收集的各种情报。
检校是圣上在当吴王的时候,就一手建立的。
目的是盯著各地的大小官员,並且盯著市井中发生的大小事务。
可以说,他们检校就是圣上的耳目。
检校內部的构成李巡检了解的也不多,高大人不会给他解释得太过详细。
在这一行,知道的越多,並不是什么好事。
圣上之所以將检校交给娘娘,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
圣上和皇后娘娘都是从底层爬起来的。
皇后娘娘虽说是郭大帅的义女,但到底寄人篱下。
当今圣上被郭大帅父子排挤,只带二十四人离开,也不见皇后娘娘的所谓义父有多么关爱这个义女。
圣上和皇后娘娘夫妻二人皆是心思縝密之辈,大到国事、皇家事,小到吃喝,都要一一亲自过问。
检校司虽没有被朝堂所承认,但办事的署衙还是有的。
检校们说是只为圣上一人负责,但其实主要是皇后娘娘负责此事,只是外人並不知晓而已。
后宫不能干政,其实是对外的说辞。
圣上太忙碌了,不管是朝堂上的、各处战场上的,大小事情一把抓。
甚至,他连百姓们的小事情都要亲自过问。
昨日晚间吃饭前还特赦了常州府的一名百姓。
这百姓因为何事而罪呢?
因此人祖母病重未及申领路引出城求医,被巡检司查获,最后报到了圣上这里。
圣上念其孝心,故此特赦。
圣上连这种小事都管,就更別说检校的公事了。
情报工作很繁杂,圣上一人掰成两半,也不能兼顾如此多重任。
太子殿下才十三岁,不能过早接触他们。
能在检校的公事上帮的上圣上的忙的,也就只有皇后娘娘一人了。
后宫不得干政。
但严格来说,检校的事,不算公事,而是归属於圣上的私事。
毕竟在政治上,检校司这个衙门压根儿就不存在。
马皇后的名头,惊地李巡检整个人都哆嗦了一下,差点跪倒在地回话。
但隨即想起对面是来自皇宫的女官,又立马站了起来,只是微微弓著腰,以示尊敬。
“属下遵命!”
他在独自面见高见贤高大人的时候才能跪下,毕竟两人除了上下级关係外,还是义父与义子的关係。
而在其他场合,他不敢跪,尤其是在宫里的人在的时候。
因为跪拜礼是圣上最討厌的胡风胡俗之一,当今圣上正在各个方面移除胡人风俗。
暴元时候,汉人才要动不动下跪。
当今圣上驱除韃虏,恢復中华,在建都前后,就规定非重大国事不得跪拜。
陛下在城內巡查时,百姓和军汉见了都不需要跪拜,只需行稽首礼。
在公堂上,九品官员见到一品大员,也只需要行稽首礼,而不需要跪拜。
他今日若敢跪,怕是在给三位宫中女官上眼药。
他可不敢因此而触怒宫中女官。
“此事还有从一个叫朱先安的少年人说起,这个人很奇怪。”
李巡检做回忆状,他的態度极为恭谨。
而屏风后的三个女官听到朱先安的名字,齐齐顿了一下。
姓朱,竟然还是国姓!
“继续说。”
薄薄红唇微启。
这三个女官都是皇后娘娘的身边人,李巡检不敢怠慢。
他一字一句,毫无隱瞒地开始讲述。
“五日前,也就是四月二日,辰时一刻,属下率领手下三个兄弟,分別是...,在龙江关下游五里处巡逻,发现了此人突兀出现。岸边无船,无其他人,此人衣物、鞋袜皆未曾沾湿......”
屏风后顿了一下后,传来沙沙的抄写声,还有翻阅纸张的声音。
李巡检等待两个呼吸后,又娓娓道:
“初发现时,他独身一人立在江边,面色时而痛苦、时而迷茫,后来还指著天地大骂,双眼通红,有泪痕,明显哭过。他的口音奇怪,属下辨別不出来。除此之外,其人衣著十分奇怪,非胡服,也非市井常见服饰,脚下靴子更是...皮肤细腻,指甲缝隙不见半点污泥...属下自詡见识不少,但竟对此人来歷毫无头绪......”
......
“属下判断,此人是海外士族子弟,可能是宋朝遗民。他带著人手和精品麵粉前来,半路出了意外,流落到长江边......”
女官沉默,良久后。
“说说他的为人。”
女官的声音明显带著迷茫,任谁听了这番语言,也会感到奇怪和迷茫。
这个叫朱先安的少年人,太过奇怪。
从髮型到口音,从无袖短衫到奇怪材质和样子的靴子,再到奇怪的衣服料子,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竟然完全和市井中的其他人不一样。
僧、道、农、商、士,就没一个能对应的。
仿佛是从话本里突然钻出来的怪人一样。
不过,此人明显一副汉人长相,且面相大方,眼神清澈,倒是让她们放心不少。
若真是暴元探子,或者其他诸反王的余孽,是不可能如此高调,招人好奇的。
圣上、皇后娘娘和几位殿下公主的吃食,可是重中之重,她们不敢有丝毫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