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他是我的挚爱亲朋(2/2)
“事情办好了,该有的赏不会少了你的。朱先安这人,你亲自盯著,不可假於人手。他的安全,你负责!”
“是!属下定不会让人伤了他分毫!”
李巡检声音都在发颤,略微发白的鬍鬚似隨野风舞动。
有了坤寧宫女官这一句话,官途不说青云之上,起码以后求人也有个门路了。
而且,他听出来女官的意思,如果事情办得漂亮,未尝没有留下坤寧宫牙牌的可能。
李巡检知道,虽然自己和检校首领高见贤高大人关係很好,算是高大人的嫡系。
但他是真正的聪明人。
检校见不得光,圣上杀性极重。
这两个条件能让他意识到,做他这一行的,很难善终。
而观察高大人行事的风格,貌似也不是什么稳妥的主,说不定哪天就身首异处了。
靠山山倒,靠人人倒。
他需要提前给自己留一条安全的退路,免得沦为朝堂上的滚滚车轮碾过的蚂蚁。
而他的富贵和生死,就系在朱先安的身上。
”朱兄弟,以后你就是我李洪的挚爱亲朋!”李巡检心里想著朱先安。
辞別三位女官后,快步后退出了正堂。
心情的亢奋,让他连熬夜办差的疲惫都没有察觉分毫。
人生能遇到几次如此机遇呢?
拼了命也要抓住!
凤仪门外,长江岸边,朱先安已经站在了牙行市的门口。
“李巡检说,叫我去找一个姓杨的牙人。此人手里货源很好,没有发生过奴大欺主,或者逃奴的事件。信誉也不差,而且是整个应天府最大的牙人。”
这姓杨的牙人,名叫杨三財。
他院子里,有能读书算帐的奴僕,男女都有,甚至还有外人想不到的“好货”。
而其他牙人手里,几乎很难买到合適的,且能读书算帐的人才。
最关键的是,通过此人手里买来的奴僕,能办真正的黄册,被官府认可的那种。
其他牙人可没这般大的本事。
从其他牙人手里买奴僕,能得到这些牙人私人製作的黄册。
但官府可不认这些黄册,一旦被抓到,会有大麻烦。
而朱先安,是最討厌麻烦的人。
若能用一些银子將麻烦消除掉,他甘之若飴。
“虽然在杨三財处买奴僕,价格上贵一点,但也是值了!”
在这特殊的时期內,给奴僕办黄册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毕竟,圣上禁奴僕买卖的禁令,现在不仅没有取消,反而愈来愈严厉。
为何会越来越严厉?
因为民间的蓄奴之风,实在是太猖狂了。
连平民之家,都要蓄几个奴僕。
实在是太不成样子了。
朱先安眼神若有所思,“姓杨的牙人身份应该不简单,他在官场上必然有很大的关係。能在这一行做出这般大的名头的,就没一个简单的。”
財能通神,官商勾结,是人类社会,尤其是封建王朝的特色。
每一个上了品级的官员,只要自己想,可以有无数种方式,让自己“富”起来。
不论这些方式,合不合法,合不合道德礼仪。
朱先安没有自大到去挑战人性,他能做的,就是去融入其中。
他不再迟疑,当即牵马入了牙市。
牙市並不规范,没有官方背书,甚至连个正经的衙门都没有。
都是一二三进,或大或小的民宅院子。
外围仅仅只是用简单的围墙围著,就算成了禁奴买卖的遮羞布。
当今圣上禁止奴僕买卖,一经发现,买家杖八十,奴僕放归良籍。
官府为他们划分田地。
甚至还提供耕牛、住房、铁具等基本生存用品。
可惜,政策虽好,但从元末一直滋润过来的绝大部分地方官员,可不干人事。
贪墨、勒索、逼著签高利贷等事情,层出不穷。
当今圣上大开杀戒,也未曾將这些行为禁绝。
当官就是为了发財,这是数千年来,根植在士大夫阶层骨子里的理念。
哪怕圣上將其杀得人头滚滚,前任的头颅还滴著血呢,这些官员仍旧杜绝不了自己的贪念恶念。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穷苦百姓,尤其是才被收復地区的百姓,不得不將自己和全家卖出去,成为富贵人家的奴才。
在飢饿面前,他们没有时间等待圣上留意他们的目光。
往后日子肯定会好,但现在的他们,连一两天的时间,都等不起。
这人牙市场自然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从外表看,要多低调有多低调。
狭窄的巷道仅能容纳一辆马车行走。
巷道两侧皆是民宅模样的大宅子,每个宅子门口也没几个人。
这里似乎是一片荒废宅院。
但眼前的蛛丝马跡告诉朱先安,他来对地方了,此处就是牙市。
或男童,或女童,或壮汉,齐齐蹲在各家的门槛上閒聊著。
只是和別处民宅不同的是,这些宅子的门楣上,插著一束束的稻草。
这是特殊时期下的特殊揽客方式。
甚至据李巡检说,买卖奴僕,討价还价时,有的內行还会和主家在衣袖內笔划著名砍价。
双方一个字都不用说,就能完成一笔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