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再遇王家兄弟(1/2)
隨著李巡检和杨三財身份的揭露,朱先安也猜到了他们诡异行事的行为逻辑。
“他们將我看做是宋末时移民到海外的汉人。然后猜测我所代表的那些海外汉人,见当今圣上有雄主气象,所以主动遣我来应天府做些生意打头站,以图后续。”
谁人不知海外富庶,奇珍异宝无数。
自己能拿出那等惊绝的麵粉,加上自己的肤色和本领,便给了他们相信自己杜撰出来的身份的证据!
基於此,朱先安算是看明白了。
检校也是人,他们也要赚银子!
在大明这片土地上,当官就是为了发財。
李巡检好奇自己的身份和来歷,也贪钱。
但他胆子小,所以他用他自己名下的铺子当银子,和自己商量后,他自己拿半成利。
而杨三財背后有杨宪这尊大佛,他胆子大,所以半威逼半利诱,给自己送人,然后威胁著自己,要占下三成利。
“都占吧,你们能占多久,又能占多少便宜?”
朱先安没有正面回答杨三財的反问,算是默认了杨三財自己的猜测。
“兄弟,这检校的事情,我只告诉你,你万万不能告诉其他人。”
朱先安点头应了下来。
既然事情谈妥了,也没有再逗留的必要。
卖奴僕的银子自然作罢。
二人简单商议,杨三財將老杨头叫进来,衝著杨老头吩咐道:
“你去催催朱兄弟的那些奴僕,让他们签名字,按手印。快些將黄册拿回来,谢家姐妹的也一併拿过来。”
“是,老爷。”
杨老头出了正厅,將谢家姐妹打发进来,在朱先安旁边候著。
半刻钟后,杨老头领著两个帮閒进来了,抱著一沓黄册。
在杨老头的帮助下,朱先安在各卖身契、黄册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並且按上了自己的手印。
至於每个奴僕的价钱,也以每个二两的价格,写上去了,方便以后被追究奴僕来歷时做个凭证。
谢家两女的卖身契,自然也落到了他的手里。
检查完所有东西后,杨老头將所有文策分为两份,將其中一份存入木匣子后,交到了朱先安的手上。
“朱爷,此匣中的卖身契,一式两份,若是遗失,可隨时遣人来寻老朽,老朽再替朱爷补上一份就是。”
老杨头的语气和动作说不出的諂媚,也难为他这般大年纪了。
朱先安接过木匣子,谢过老杨头。
隨后將其暂时交给了候在一旁的谢家姐妹抱著。
这谢家双姝,肩膀上还各自挎著个书包大小的小包袱,里面是她们的隨身之物。
一行人出了正厅,回到了后院。
而此时的后院中,眾奴僕已经聚齐了。
吃饱喝足后的他们,精神气好了许多,见朱先安来了,当即喊道:
“爷。”
整齐划一,虽然中气不足,但已经很好了。
显然,前面老杨头应该特意训过他们。
杨三財制止了朱先安打算带人直接离开的动作。
他上前两步,站在台阶上,衝著下方眾奴僕喊道:
“以后朱先安朱公子,就是你们主人!”
他顿了一下,虎目从每个奴僕的脸上扫过,隨后又道:
“你们都是从我杨三財这里走出去的,以后但凡叫我听到朱兄弟说,你们中的某些人不老实,不好好干事。可別怪我姓杨的找你们算帐!”
杨三財说著话的时候,阴惻惻的,听得一旁的朱先安鸡皮疙瘩都起了一胳膊。
站在他身后两步半距离的谢家姐妹,浑身战战兢兢,眼神中也透露著恐惧。
杨三財在外面有个活阎王的称呼,惨死在他手下的人和奴僕,能填满一整个院子。
下面的奴僕也好不到哪里去,一个个嚇得面如土色。
朱先安沉默不言,只站在一旁看著。
奴僕买卖可不是一锤子买卖,若是奴僕不老实,主家可以找牙行退货的。
若是奴僕逃跑了,牙行还要出人出钱將奴僕找回来。
当然,这和主家的权势有关。
杨三財话毕,衝著朱先安招了招手。
“朱兄弟,你上来说两句,给他们立立规矩。”
朱先安犹豫了一下,也走上了台阶。
他的目光著重从排头的李掌柜和仇掌柜二人和他们的家小身上掠过。
这二人以前都是管著人的掌柜,放在后世算是小老板,但因为种种原因,全家沦为奴僕。
朱先安买他们,是因为此二人能读书、认字、算帐。
虽然有些可怜他们的遭遇,但该有的规矩,一个都不能少。
“以后都称呼我为东家!在我手下做事,最重要的是听话!我不亏待你们,希望你们也不要辜负我的信任!”
场下眾奴僕面面相覷,一两个呼吸后,“是,东家!”
“小的们记住了!”
语气都不自觉欢快了许多。
都是人,哪儿有喜欢自称奴才的,叫人主人的?
称呼东家,也比叫人主人,让他们內心更好受一些。
有的仁慈的主家,还会许自家奴僕自称为“我”的。
朱先安將目光看向谢家两女。
“爷!”两女俏生生的叫了一句。
“以后也叫我东家!”朱先安如此命令。
二人闻言,俏脸露出惊讶之色,但也立马回道:“奴婢记住了,东家!”
朱先安闻言,心安理得了不少。
东家也是奴僕对主人的称呼之一。
但在他所在的后世,还有老板、掌柜的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