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立规矩(1/2)
就在赵云裳脑中思绪翻飞时。
“姑娘?姑娘?”
鶯儿的呼唤声让她一下子惊醒。
唰的一下,她握著湿毛巾的手,下意识缩入被窝里。
等回过神发现鶯儿正奇怪地盯著自己,赵姑娘突然觉得心中一片慌乱,好像被鶯儿抓到自己又在看那些小话本一样。
“姑娘,你好些了?”鶯儿奇怪地盯著赵云裳,她好像有些明白了什么。
嘻嘻笑了两声,笑的赵云裳更加不自在了。
“鶯儿,你刚才怎么,怎么不將你那朱家哥哥请出去?”赵云裳板著脸,先发制人训斥鶯儿。
但鶯儿哪里不明白她家小姐的小脾气,这是藉此掩饰刚才的尷尬呢。
她嘻嘻笑著,將朱先安刚才出院子前,递给她的二两银子给自家姑娘看。
“姑娘,你看。这是朱家哥哥给我的。”
“你,你怎么能要他的银子呢?还这么多?”
“朱家哥哥说了,姑娘你身子骨太弱了,以后该好好吃饭。这银子,也是药方的一部分。”
鶯儿说著,突然爬上了床,將手捂在赵云裳耳畔,说著从清欢姐姐之前给她说的那些话。
而赵云裳听著听著,更恼怒了,俏脸上的红晕似乎也更盛了。
“好你个小蹄子,竟连我也编排,看我不撕烂你的嘴。”
俏脸通红,赵云裳掀开薄被,就要撕鶯儿的脸。
她没想到,鶯儿竟然会说出如此羞人的话,她一听,就觉得浑身躁得慌。
而更让她难堪的是,鶯儿嘴上还没停。
“姑娘,你何必守著......”
“你快別说了,快去给你那好哥哥做饭去。”
......
另一边,出了赵云裳家的朱先安,心情大好。
人救下来了,以后又有香酥饼吃了。
他嘴里哼著自己都不知道的小曲儿,一路来到了自家院子。
铁牛他们在院子里劈砍著柴火,见朱先安回来,当即站起身来,齐齐问好叫东家。
朱先安笑著冲他们点头,“都准备好了没?”
“准备好了,马儿也餵了,隨时可以出发。”
“好!”朱先安点了点头,隨后直奔厨房而去。
谢家姐妹在厨房说笑著,守在灶膛口。
见朱先安进来,当即站起身来,齐齐甜声叫道:
“爷~”
只一声,就让朱先安回想起昨晚这两姐妹猫儿一样的声音。
微微躬下腰,呼吸瞬间急促,但又很快恢復正常。
“难怪你们跑了,原来是躲在这儿来偷吃了。”
说话的同时,往灶台边走去。
时间不合適,外面又有铁牛他们,不然的话......
谢家两女知道自家爷在调笑她们,互相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底的甜蜜和开心。
“爷,你可不能冤枉好人...”
三人说说笑笑。
朱先安掀开锅盖,热气喷涌,一股极其浓郁的米香味儿,隨著白色水汽蒸蒸而上,扑入鼻息。
锅里在蒸煮米饭,沸腾的水泡混合著米香,让才吃饭没多久的朱先安,感觉肚子又饿了。
谢家姐妹自然不会烧饭,这锅饭都是鶯儿淘完米后,蒸锅里去的。
她们姐妹只负责看火,別让火灭了就行。
这锅里蒸的饭,可不是给朱先安他们吃的,而是谢家姐妹和鶯儿主僕四人吃的。
朱先安他们要出门去城外鲜鱼巷的,他打算在鲜鱼巷那边吃饭。
封建时代,家务是个极其繁琐耗时的事情,尤其是做饭,能占据妇女大半天的时间。
这时候可没有什么燃气灶和电饭锅,做饭非常麻烦。
大一点,人口多的家庭,每一顿饭耗时至少在两个小时往上。
锅里的米饭蒸好后,要先剷出来放盆子里,將铁锅腾出来。
好继续做配饭的菜。
朱先安这院子就四间屋子,厨房很小,只有一个灶台,自然也只有一口铁锅。
就在如今的大明,普通人家是置办不起多余的铁锅的。
市面上一口十斤重的铁锅,售价在200多文。
等到永乐时期,铁锅价格会降到最多150文钱。
当然,这是大明內部自己人购买的价格。
给外番的价格,是1875文,足足十倍多的溢价。
朱先安一屁股坐在灶堂口下面的胡凳上。
“这两日怕是要辛苦你们姐妹两了。”
朱先安温声开口。
谢家两女齐齐笑著,“爷,我们姐妹可不这样觉得。你都不知道以前我们过得什么日子呢。”
两姐妹可不许朱先安这样说,她们很喜欢也很享受现在的日子,一点都不觉得辛苦。
“赵姑娘和鶯儿那里,你们姐妹多盯著点。那赵姑娘身子骨弱,在我看来,应该是吃的方面没跟上,加上一直窝在小小的院子里,整日鬱鬱寡欢,身子能好才怪。”
朱先安说话的同时,拿起脚边的木棍子,將灶膛里燃烧的火柴下面掏空,让火焰能燃烧得更大些。
“平常若我不在家,你们姐妹俩就去寻赵姑娘和鶯儿去顽,免得待著无聊。”
“嗯,都听爷的。”
“一会儿你们姐妹谁去跟著我上街?买些你们女儿家用的东西!”
朱先安突然转移话题。
谢家姐妹互相看了眼,谢清欢道:“谢谢爷,叫妹妹去吧。我和鶯儿妹妹留下来照顾赵家姐姐,也看著我们家。”
“嗯,也行。”
朱先安点头同意,然后站起身来。
“爷,你对赵姑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