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李巡检上门(1/2)
“难怪有明一朝,匠户和军户出身的进士占比那么高!”
朱先安哑然而笑。
他一边胡乱想著,一边跟著罗家小子走。
“东家哥哥,这就是小的家。”
罗家小子將朱先安,带入了分配给他家的屋子里,脸上满是开心的笑容。
屋子里没大人,估计都在忙活。
这小子倒也真的机灵,他蹭蹭地往外面跑去,“东家哥哥稍等,小的去给东家倒水。”
朱先安哈哈一笑,拦住了他。
“我不喝,你带我隨便看看就行。”
“是,东家哥哥。”罗家小子很兴奋,走在前面领路,一家一家地介绍过去。
这小子很不错,人机灵,脑子也不笨。
“小子,等过些日子,我请人教你读书认字如何?”
“好,好。只要能吃饱就行!”罗家小子只一个劲儿地点头。
到底才七岁,受限於出身见识,丝毫不知道这对於他,对於他全家,又意味著什么。
朱先安笑眯眯地跟在罗家小子身后,时不时问几句话。
从罗家小子口中,加深对自己这些奴僕的了解程度。
约莫走了半刻钟不到,朱先安正打算去特意空出来的办公屋子去看看。
突然听到了外面传来动静。
原来,是仇管事和李管事他们回来了。
带来了木料、部分石料,也请来了三个木匠。
一个老木匠,两个年轻木匠。
看模样就知道是父子关係,都是长脸大眼睛。
李管事和仇管事听说朱先安来了,连忙走上前来问好。
“东家。”
“东家。”
二人脸上堆著笑,连额头上的汗水都来不及擦。
“辛苦你们了。”朱先安笑著打过招呼。
“小的带著人去寻木匠去了,又去买了些木料,打算打些桌椅板凳。”
两位管事连忙给朱先安匯报情况,害怕朱先安多想,觉得两人偷懒。
朱先安认真听著,突然注意到抬著木料入了院子的刘家两兄弟。
便吩咐二人放下手中活,去照顾刘氏去。
隨后,將目光重新放在两位管事身上。
“既有客人来,且先带我见过客人。”
以后用得著木匠的地方多著呢,朱先安想著儘可能地拓展自己的人脉。
这任何时候,都要注意维护人际关係,拓展自己的人脉的。
正是应了把自己的朋友搞得多多的这句至理名言。
“应该的,应该的。”两位管事引著朱先安,和匠户父子三人见了面。
朱先安虽然人年轻,但气度不凡。
说话时虽然做不到让人如沐春风,但也是真诚至极。
仇管事吩咐几个妇女,在厨房弄些菜。
又安排人买了两罈子好米酒,用来招待匠人父子三人。
朱先安和匠人父子三人坐在上首,李管事和仇管事二人,在稍稍下首的位置坐定。
眾人喝酒吃菜,好不痛快。
这父子三人姓薛,两个儿子都是闷葫芦。
反倒是看著其貌不扬的薛老汉能说会道。
这老汉从元末混出来,学了一手好本事,还娶了一妻,生下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当真是有本事得紧。
只是面对朱先安,他也不自觉矜持了下来。
眼前这公子,衣著其实並没有多华丽,但浑身上下透露出来的无所畏惧的气质,以及那种不自觉流露出来的自信,让他意识到,眼前的少年,绝不是普通人。
故而老薛尽说些好话,朱先安问什么,他就答什么。
宾尽主欢,好不痛快。
朱先安对於匠人这个群体,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如薛老汉父子这般的匠户出身的匠人,工钱高。
干一天拿到的钱,能顶其他行业的人干一两个月。
而且,匠户全家的男丁一般也都是匠人。
爷爷是,爹爹是,儿子和孙子也是。
这种家族技能和行业的传承,从古至今,从內到外,莫不如是。
这是基於当前低生產力条件下,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最好的一种方式,没有之一。
对手工业者,也是相对最友好的制度。
这种家学传承,在后世都盛行过很长一段时间,之后被更適应社会的更先进的考试制度给取代了。
当然,没有完全取代,只是部分取代。
而在国外,这种家族传承的模式,依旧是主流。
当然,匠人的儿子,並不一定都是匠人,也不一定都要学习匠人的手艺。
若是儿子多,家里又富裕。
那么,有远见的长辈,会培养自己的儿子去读书科举,改换门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