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于谦祖父——工部主事於文大(2/2)
李洪抿了口热茶,压下宿睡醒后的疲惫。
“赵老三后面是哪位?”
“外面传言,说是工部的一位六品主事,姓於。”
长脸衙役当即回道。
他们是李洪最信任的手下兄弟,专门为李洪打探各类消息,渠道很广。
“姓於?”李洪轻皱的眉头稍稍鬆了些,手指轻叩著桌子,脑中不断思索著对应的人。
春和酒楼明面上的东家,是赵老三,但其背后肯定是朝中的某位大人。
能在这片地界开出那般大的酒楼,没点背景早被吃干抹净了。
”姓於?看来就是他了,工部主事於文大,六品京官!”
李巡检很快確定了春和酒楼的后台——工部主事於文大。
“大人,要不要继续查下去?”
长脸汉子追问。
李巡检犹豫了。
然后摆手道:
“算了。警告赵老三一句,就给他说,朱先安是宫里看重的人。”
“別的不要多说。他是个聪明人,知道该怎么做的。”
说罢,他衝著两手下兄弟道:
“去准备马匹,我们马上去草鞋夹。”
目睹两人离去,李洪眼神幽幽。
他其实不怕六品的工部主事,也不怕於文大这个人。
但是,他不想得罪於文大后面的於家。
於家可是个庞然大物,家族根基在杭州那一片,人脉遍布大半个南地。
甚至连色目人、蒙古人中,都有其人脉。
据他所知,这於家可了不得。
於家传承久远。
一百多年前,在金国,於家一个世祖就当过汾州节度使。
元灭金和宋后,於家摇身一变,又成了暴元蒙古人的忠臣。
於文大的父亲於九思,一度成为暴元的杭州路总管。
这个官职可了不得,乃是汉人能在暴元能当的最大官职。
在暴元,江浙行省的杭州路,是仅次於元大都的存在。
甚至论起財富,杭州路更是远远將元大都甩在身后。
如此重要的职位,却交给了於九思。
这於家虽对外说自家是汉人,但到底如何,谁也不清楚。
杭州路总管一职不仅掌控行政事务,还需协调蒙古达鲁赤那狗贼与地方各大势力的各种利益分配和需求。
能替暴元坐镇杭州路,可想而知这於九思在暴元皇帝和朝臣眼里的地位了。
这是暴元朝中的一方巨擎!
而在於九思任职杭州路总管,协调各方利益期间,他结交的人脉,怕是能嚇死当朝左右丞相。
甚至可能连圣上都能被嚇一大跳。
於家的势力,遍布整个浙江,乃至於更广阔的区域。
甚至,当今朝堂上,都有地位极高的大臣,和於九思、於文大牵连极深。
比如,那位同样出自浙东的刘伯温刘大人。
二月立国时,刘伯温被圣上任命为御史中丞,同时兼任太史令。
位高权重。
早些年,刘伯温此人及一併浙东所谓“名士”,曾在一个叫石抹宜孙的贼人手下当幕僚。
他们当时强势镇压了浙闽等地的农民起义军。
而於大文的父亲於九思,將他的女儿嫁给了石抹宜孙。
石抹宜孙这狗贼,官至江浙行省参知政事,阶中奉大夫,上柱国,头顶一大堆嚇人的官职。
死后被暴元追封为越国公。
八年前,圣上亲征婺州,石抹宜孙这狗贼带兵数万支援抵抗,遇到圣上后,数万大军一触即溃。
兵败逃亡,最终几经周转,死於乱军当中。
为何李巡检会如此清楚於家和石抹宜孙这等人的关係?
因为他李洪,就是当初浙东起义军的一名普通小头领。
自己全家饿死五人,只剩下他一根儿独苗,活不下去,索性加入起义的队伍,反抗暴元统治。
当初被石抹宜孙和刘伯温等狗贼追著打,死了无数兄弟,他哪里会记不住?
他就是化成灰,也不会忘记的。
於文大如今虽然是个官职不显的六品工部主事。
但在没有上头的命令之前,他並不想得罪这等大族。
报仇是重要。
但李洪不是衝动的人,衝动的人活不到现在。
他全家死绝,就剩下他一根儿独苗,如今又有了孩子,他不能再冒险赌命了。
於文大所在的於家,太过显赫,谁知道他们家后面站著什么人?
这些大家族,姻亲故旧无数,丝丝缕缕都能牵扯到一起。
要怪也怪圣上,对这些暴元汉家士绅家族太过优待。
攻打一座城池,城內的异族,不论身份高低皆要清算。
尤其是异族官员,动輒就地处死。
但对於同样身处高位的汉族士绅官员,却格外网开一面。
不仅不予追究其盘剥残害百姓之事,甚至若是这些汉族士绅认可圣上的统治,圣上还会给这些狗东西授予官职!
“怎么不將这些人全杀了呢?”
当然,这句话李巡检只敢在自己心里嘀咕。
在李巡检看来,比起那些残暴的蒙古色目人,这些在暴元朝廷当官的汉人,同样没有一个好东西。
甚至,这些人对同为汉人的百姓,更为狠毒无情。
如今朝堂中的文官,几乎都在他的“狗东西”范围里面。
在李巡检看来,像於文大、刘伯温这种人,及其背后的家族,该不分男女老幼,全杀了才好。
在暴元当大官的,哪儿有一个好东西?
都是吃著穷苦百姓的肉,喝著穷苦百姓的血的该死的坏种!
若是朱先安在此,听到“於九思”、“於文大”这两人,怕是会立马惊得跳起来。
因为这於九思和其儿子於文大不是別人,正是大明“忠臣”——于谦的太祖父和祖父!
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