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藩地目標確认(1/2)
朱高燧看著朱棣,丝毫没有惧怕之意,因为朱棣不可能杀了他,他也已经不想像原身一样继续掺和这里的那些烂事,对朱棣又有什么好怕的?
这一刻,朱高燧在思考著,朱棣说的那些他犯的事,准確来说是原身犯的那些事,该不该认。
朱高燧都很想大骂原身这个蠢货,朱棣让他把控顺天府军阵大权,这人却是在顺天府干了一些坏事,关键是干了坏事,还让人告到朱棣面前揭发了,真是蠢得不行。
现在他来了,继承了朱高燧的一切,自然也包括这些不好的,如今还得他来擦屁股。
朱高燧现在在想该怎么反驳,如今藩地他还没有想好,如果现在认了,势必要被朱棣处罚,而且他赵王府的那些人,肯定要被朱棣给处置。
他都不用想,一旦认罪,朱棣肯定藉机发难,然后朱高炽势必会求情,只不过是为他求情,然后他的赵王府遭重,那些心腹,必然要被清理。
朱高炽的人揭发了他,必然是有目的的,而且目的不可能是他本身,因为这点事,还无法让他有什么事,唯有对他下面的那些心腹动手。
现在他都要准备开溜了,这些心腹尤为重要,毕竟去了藩地,藩地总得打理吧。
打理藩地,也是需要人的,没有自己的心腹,藩地还怎么管理?
也就是王府里面的那些人,他必须得保,如此来让那些心腹对他更加感激涕零,他可以再度收心,彻底变成自己的死忠。
朱高燧都无奈,如果现在他想到了要去的地方,他都可以直接认,然后不给朱高炽给他求情的机会,自己主动请求被贬,贬去遥远的藩地,以牺牲他来保全那些心腹,效果反而更好。
而且还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一举两得。
朱棣看著朱高燧没有出声,心头並没有生气,反而很是诧异与疑惑。
原本他是对朱高燧怒其不爭的,將顺天府的军阵大权交给了朱高燧,让朱高燧自己做主,结果却是不干正事,他怎么能不气。
但如今朱高燧的行为,让他完全遗忘了心中的那些愤怒。
自己的几个儿子是什么样的德性,他可太清楚了,平日里见了他,哪个不像老鼠见了猫一样,怕得不行?
可现在,朱高燧刚才竟然在发呆,无视他的话。
这就算了,他还没有开口让这三个逆子起来呢,朱高燧自己站起身来了。
那么一瞬间,把朱棣都给有些整不会了,这人,是怎么敢的?
其实那一刻,朱棣心中不仅更加的生气了,反而还有期待,他想要看看朱高燧到底想要做什么,竟然连他的话都不听了。
因为在以往,这三兄弟之中,朱高燧是最听他的话的,他让朱高燧往东,朱高燧绝不会往西。
反而是朱高炽与朱高煦,有时候他想要这两人听他的话,他还得用点技巧,上点计谋才行。
可紧隨其后,他看见朱高燧看著他居然有敬佩的神情?
这让朱棣极为受用,毕竟是自己的儿子,这么敬佩他,不管是什么原因,起码心头是舒坦的。
这也让朱棣心头的怒火下降了不少,隨即又更加的对朱高燧好奇了。
这次发生的事情,其实在他看来,可大可小,他主要就是想要看朱高燧的態度。
而且这次的事情,他更加清楚是朱高炽的人在出手,儘管他不知道是否是朱高炽授意的,但这些都不重要了。
因为只要是朱高炽的人这一点,在他眼中就足够了。
现在他很想看看,朱高燧到底会怎么说,怎么做。
对朱高燧,他是极为疼爱的,可以说超过了朱高炽与朱高煦。
当初朱高炽与朱高煦早早就留在了京城,是朱元璋让两兄弟留下的,他没有任何办法。
而且一留下,就是多年的时间,可以说朱高炽与朱高煦小时候就没有在朱棣与徐皇后身边长大。
只有朱高燧,才在他的身边长大。
只有朱高燧这么一个儿子的情况下,朱棣的父爱,徐皇后的母爱,大多都倾注到了朱高燧身上。
真要论亲近度,朱棣无疑更加亲近朱高燧。
这也是为什么他让朱高燧营建顺天府时,將顺天府的军政大权都交给了朱高燧的原因。
不仅是军政大权,朱高燧的待遇,也是极好的,甚至超过了朱高煦。
朱高煦有这些,还是因为靖难之时的大展神威。
可朱高燧在靖难之时,基本什么也没有做,在他靖难成功之后,朱高煦有的,朱高燧都有,有的甚至还是朱高煦没有的,朱高燧都有。
在岁俸这块上,朱高燧就有三万石粮,三万锭银、钞,而朱高煦都才只有一万。
当初朱元璋定下的规矩,藩王最高只能是一万,他为朱高燧却是破了这个规矩。
也就是时间太短,他甚至都已经做好准备在明年之时再给朱高燧增加到五万石粮,五万锭银、钞。(有记载永乐八年赵王岁俸五万石粮,五万锭银、钞)
哪怕是当初立太子之时,他都考虑过朱高燧,也就是朱高燧身后实在没有人支持,他才只能在朱高炽与朱高煦两人之中选,最终选择了朱高炽。
这次他之所以叫朱高燧回来,其实根本就不是想要惩戒朱高燧。
只要朱高燧认识到了错误,给他一个態度,他都不会再追究。
哪怕就是朱高燧没有展现出那个態度,他也不会对朱高燧做什么,只不过会给朱高燧换一批人,换一批人给朱高燧去做心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