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朱棣:老三,你觉得老大和老二,究竟谁更適合做太子?(2/2)
这次真是他大意了,他完全忘了如今匠人不等於人才,这个时候的人普遍认为的人才,还是那些能够治国安邦的人,而不是一些所谓的『匠人』。
朱高燧是真想抽自己一巴掌,这么好的机会,就这样被他浪费了。
不过这也给了他一个提醒,既然匠人如今是这样的地位,那他还可以在地方上带一些人走啊。
反正朱棣也不那么重视,只要他不带已经受到重用的人,朱棣对他肯定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打定主意,刚才的懊悔也消失了。
朱棣看著朱高燧这激动的样子,还以为这是被他感动,一脸的自豪与得意。
朱棣自己都不知道,如今他与朱高燧相处,似乎特意放下了其他绝大部分偽装一般。
“混小子,你以为我像你,说话不算话?
说给你就给你,你把心咽到肚子了。”
听著朱棣的笑骂之声,朱高燧还在自顾的乐著。
他高兴的不仅仅是多得了三十人,而是他可以再从地方上多找一些这样的人出去了就藩了。
“爹,你说的我肯定放心,这点事肯定不会骗我的。
对了爹,还有一件事,你不是要给我两个太医吗?
让他们去我王府吧,今天就来没问题吧?
正好我让他们开一些在藩地那里能够用得著的药材,我好多买一些带过去。”
“行,今天就让他们去你那里,还有他们的家室,也会跟你一起走。”
朱棣没有任何迟疑就应了下来,这本来就是答应好的。
太医以及家室跟著朱高燧一起过去,这並不是朱高燧是这样打算的,而是大明的太医,是承袭制的。
皇宫里面的太医,在死后,家中的子嗣会再度成为太医,可以说是一代一代传下去的。
当初朱元璋定下这个规矩,本意是为了防止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毕竟太医牵扯著宫內那么多人的安危,尤其是皇帝以及皇室重要成员也包含其中。
然而这个规矩却是到了大明中后期反而不好,想想大明中后期那些皇帝以及太子皇子的,死得异常的可不少。
再想想那时候的皇宫可是被大明文官弄得四面透风,宫內宫外的人串联,已经很是正常,至於是否真有人串联太医,谁又知道呢?
而朱棣这样说,也是因为这个制度,才让太医的家室跟著朱高燧一起去就藩。
朱高燧闻言,脸上的笑容更盛了。
之前他所想要准备的,到了这一刻,已经基本算是都准备完成了,就剩下那些需要的物资,就是不知道顾晟回去之后购买得如何了。
他想要的,现在都得到了,也就是他需要准备的,差不多已经完成,现在只需要等著朱棣在大朝会时下旨公布,他就可以正式的去就藩了。
想著这些,朱高燧心中满是期待。
自己究竟是龙是虫,能不能发展起来,將来能不能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就看这一遭了。
就在这时,朱棣的声音传来,却是让他汗毛倒竖,心头警铃大作。
“老三,如今你也要出去就藩了,我问你一个问题。
你说太子这个位置,究竟是老大合適,还是老二合適?亦或者还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