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铁壁筑城(2/2)
第二重扩至核边缘,光凝实如琉璃。
“金刚”“磐”符文交织,隱成光罩,威压慑人。
第三重笼罩全城外缘,金光淡却灵敏。
如无形触鬚深入地底百丈,织就一张巨网,凡有异动,必引阵鸣。
三重铁壁,一阵贯通!
聚灵为源,金刚为盾,磐石为基,预警为眼!
阵成剎那,整片土地仿佛骤然甦醒,瀰漫出一股厚重如岳、生生不息的磅礴气息。
外城区,尘土飞扬。
三狗袍袖染尘,奔走於各大工区之间,喝令之声不绝。
“匠户区东移三十丈,避让水脉!”
“商市主街宽十丈,青石铺地,暗渠预留!”
“民坊按里甲划分,坊坊设井,筑三尺防隔墙!”
“学舍药庐择地建,远离喧囂!”
老吏陈砚之等人携文书算师隨行记录,流民青壮夯土砌墙,战兵营士卒监工巡视。
道路如棋局铺展,屋舍似春笋破土。虽喧囂鼎沸,却秩序凛然。
城西高地,军营肃杀。
李大牛踏尘而行,吼声如雷。
“演武场再扩!夯土三尺,掺铁砂,浇桐油!须得扛住炼体九重全力轰击!”
“匠作区熔炉、铁砧、淬火池,皆按最高规制!要快!要稳!”
“战备仓往山腹深处挖!甬道设三重玄铁闸,每闸厚一尺!內分三区,储粮、储甲、储械!防火防潮防蛀—稍有差池,军法无情!“
亲军监工,目光如刀。
战兵为役,挥汗如雨。
此地不求美观,唯坚唯实,煞气逼人。
三月光阴,倏忽而逝。
焦土不再,雄城傲立!
核区阵光流转,山河鼎如脏搏动。
外城区屋舍儼然,商幡初展,炊烟。
军营区尘土飞扬,炉火不熄,闸门森严。
巍峨城楼之下,门洞高阔,墙体厚达三丈,外覆赤铜矿浆,凝固后色如凝血,坚不可破。
此刻,城楼之上,气氛庄严肃穆。
一方巨匾正被缓缓升起。
铁木为胎,青铜熔铸,长三丈,宽一丈,厚尺余。
“铁壁”两个暗金大字龙飞凤舞,乃李长山以金刚指力刻就,灌注气血,威压如山。
“悬匾!”
李铁柱声如洪钟,八根缠绕铁链的绞盘在数十名炼体五层以上战兵的怒吼声中缓缓转动。
巨匾在烈日下反射出刺目金芒,威压如潮四散。
轰隆!
巨匾严丝合缝嵌入石槽,整座城楼微微一震。
与此同时,山河鼎清光暴涨,三重阵环流转加速,气息愈发凝练厚重!
几乎同一刻,內侧一面略小却通体鎏金的匾额被捧上悬妥。
“忠勇传家”!
四个御笔亲书大字金光流溢,皇权恩宠,彰显无疑。
一內一外,一李一皇。
交相辉映,標誌著此城既为李氏永固之基,亦是皇朝镇守边陲的铁壁雄关。
城下数千军民仰,热泪盈眶,吶喊声如海啸裂空。
“铁壁城!!”
“忠勇传家!!”
声浪冲霄,震撼四野。
卫司顶楼,李长山凭栏远眺。
雄城如铁,气运已成。
胸中一股磅礴豪气,直衝霄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