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李由归来(1/2)
在得知眼前这位鹤髮童顏的老者,便是大名鼎鼎的黄石公以后,扶苏有些惊讶。
黄石公与东园公、綺里季、甪里先生等三位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隱士,並称为商山四皓。
据传谋圣张良所学习的《太公兵法》便是出自此人。
在扶苏的印象中,这样的隱士都是性情古怪之人,况且,自己和他们之间也没有任何交集,为何会特意来向自己辞行?
或许是看出了扶苏心中的疑惑,黄石公轻抚鬍鬚,出言解释道:
“先前长公子就焚书一事死諫,老夫对此甚为钦佩,故临行之前,特来见上一面!”
“先生这是要走?”
扶苏闻言,下意识皱了皱眉,看向黄石公所在的方向,出言询问道。
面对扶苏的问询,黄石公也没有隱瞒的意思,摇了摇头,一脸平静地给出了回答:
“这里已经没有老夫的容身之地了。”
虽说黄石公的神色十分平静,但扶苏仍然能够从他的语气中听出浓浓的失望。
作为曾见证过稷下学宫辉煌的人,黄石公十分唏嘘。
当初那么小的稷下学宫,都能够容得下百家之言。
如今,秦攻灭六国,兼併天下,治下三千万生民,城池不计其数,却只剩下了一家之言,再也容不下別的声音。
旋即,只见黄石公回过神来,颤颤巍巍地俯下身体,异常郑重地向扶苏作了一揖:
“烦请长公子受老夫一拜!”
扶苏知道对方是在为自己就焚书一事死諫表达感谢,连忙上前將其搀扶起来,笑了笑,语气低沉:
“这一拜扶苏受之有愧,再说了,我也没做成什么。”
黄石公並不认同扶苏的说法,只见其摇了摇头,语气中满是坚定:“人力有穷尽,天意命难为,长公子你已经做了能做的一切,问心无愧即可!”
说罢,黄石公再拜:“若是將来长公子有空閒,可来商山寻老夫,老夫定扫榻相迎。”
扶苏闻言,俯下身体,向黄石公拱手回礼:“一定!”
……
李由下马,看著眼前巍峨壮观的咸阳城,一种极其不真实的感觉涌上心头。
自己真的从那个遍布瘴气、疫病、尸体的地方回来了!
一路上,李由可谓是舟车劳顿。
他先是从桂林郡出发,乘船经灵渠进入湘江。
隨后,李由乘坐的船又从荆楚水道北上过零陵郡,到达云梦泽南端。
紧接著,他乘坐的船穿过云梦泽,进入长江,逆流西行,经江陵一带到达夏口。
最终,李由於西城舍舟登陆,在向当地的驛站出示相关的凭证后。
李由获得了一匹马,以及乾粮和水,並於五日后抵达子午关,重新见到了渭水的支流灃河。
在灃河的两岸有粟田千顷,这里正是郑国渠覆盖到的地方。
继续往东行,便是雍城,秦国的祖先,以及歷代先王的宗庙都供奉在这里。
等来到涇河、渭河交匯的地方,便能够远远看见咸阳。
其实,李由原本可以提前几天到达咸阳。
但出於防范疫病的考虑,他在距离咸阳城不远的一处驛站独自住了好几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