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出道(1/2)
祭告之后,顾辰和两位师父各自取上佩剑,出门往北而去。
中条山地势南北差异显著,南麓缓平而北势陡峭。
华山派剑术剑意皆取自华山“奇”“险”二字,是以剑术奇拔险秀,高远绝伦,剑意正奇相合,险中求胜。
而中条山北地峻岭,雄伟险要,自是观摩练剑的好去处。
因而每日晨间早课,需得奔赴此地。
顾辰催动法诀,兔起鶻落,提纵拔地,与丛不弃並行,紧紧跟在封不平身后。
他使的轻功是落雁功,这门功法脱胎於华山失传已久的金雁功,讲究凌空能力和空中二次借力。
走足太阴脾经,自隱白、大都至阴陵泉共修七处大穴,分三小循和大周天。
顾辰早已修得完满,是故能和丛不弃並立而行。
时值寒冬腊月,雪披松柏,顾辰点枝踏叶,不惊起一片残雪,端得是雁过无声,风过无痕。
拔山过岭,不消片刻,便见一孤峰標出,顾辰等人提气纵跃,来到峰顶一处平台之上。
“神凝丹田,息游紫府,身若凌虚,而超华岳,气如冲霄而撼北辰……”
迎著金光朝霞,顾辰运转混元一炁功,待柔和內力游遍周身经脉大穴,便拔剑练招。
最先练的,自是华山一十三式基础剑法。
起手式“白云出岫”,剑招飞舞而出,轻盈灵动。
紧接著“苍松迎客”“白虹贯日”……
顾辰身隨剑动,步法轻灵,剑势飘逸,迅捷如风。
虽华山剑法讲究“奇”“险”,但同样以精妙绝伦和轻灵飘逸著称。
当然,终究是以“奇”“险”为主。
而这“奇”,便奇在看似平平无奇的基础剑招,却每招都內藏后招。
比如这招“有凤来仪”,便內藏五个后招,若用来对敌,敌手稍不注意便会被出其不意的变招制服。
至於“险”,自是不同剑招繁复多变,令人难以捉摸。
一十三式剑法,可隨意组合排列,外加每式內藏后招,变招可谓无穷无尽,与之对攻自是惊险异常。
顾辰隨意而动,剑招信手拈来,往往一招还未使尽,便跟著用出另一招的后招。
比如这招“天绅倒悬”,自下而上的一剑倒刺刚至半空,便突然换成“无边落木”,改攻下盘。
剑招笼罩四面八方的“无边落木”,既可大范围的攻击对手下盘,亦能防范敌方来攻。
如此诡譎变化,对手稍一不察,便要血溅当场。
而想將华山基础剑招练至变招这般自如,殊为不易。
不仅需熟练掌握每一式剑招,还得每日下苦工深究剑理变化。
这於顾辰不成问题,因为这套剑法他两月练至纯熟后,又耗了十个月时间细细研究。
须知这套剑法,即使天赋卓绝之人,想將其中一招练至纯熟,就得月许时间。
而顾辰短短两月便能熟练掌握一十三式,可谓天纵奇才。
如此天赋,又费大半年研究剑理,自然所悟非凡。
当然这大半年悟剑非他所愿,只因这是入门后封不平强制要求的。
顾辰入门后的一年时间,封不平只许他练这一套剑法。
封不平的意思是华山剑法多於基础剑招演变而来,需得沉心感悟,戒骄戒躁。
此言的確不假,但顾辰认为,封不平更多是为考察他的本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