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金乌剑势(1/2)
“沙无形,石无定,气隨风鸣,吸如畅鯨饮海,呼如猛虎下山,刀快则气促,刀变则气活……”
经过一天两夜的鞭挞,田伯光最终还是交出了刀法和轻功。
如今顾辰所看的,便是“风沙走石十三式”的心法。
而他手边的纸张,记录的则是田伯光刀法的运功窍穴和配套步法。
可他不敢轻易尝试。
虽然他把田伯光关进小黑屋,並在写功法之前,告诫他若是功法有误,会再送他去象姑馆。
但他不確定田伯光是否藏有坑害之心。
毕竟运劲功法,稍一行差便是经脉错乱,轻则气血翻涌,重则真气涣散。
放鬆不得。
所以之前他拿到功法后,便找到不戒和尚,与对方一起研究。
他本意是想与对方推研“风沙走石十三式”的运劲窍门是否可行,可没想到不戒和尚虽懂刀剑,但却知之不深。
不像辛国梁他们练剑使兵刃,不戒和尚的外门功夫,走的是横练筋骨。
他更擅长拳脚。
不过好在不戒和尚极为擅长轻功。
且艺高人胆大,看到田伯光给出的轻功“倒踩三叠云”后,直接当场就演练起来。
隨后丟下一句,“轻功没问题。”
“如此说来,那刀法田伯光应该同样不敢誆骗自己。”顾辰心下思索,不由又看向手旁的刀法功诀。
算了,万事小心为上。
以田伯光的狡诈性格,说不定他能猜到自己更想练这刀法,毕竟两人都是走的疾势和狂风路数。
所以田伯光极有可能是故意先用完好的轻功功法来迷惑他。
为了自身安危,最好还是不学对方给出的刀谱。
好在“风沙走石十三式”的招式,在那晚围攻田伯光时,他在旁已是完整见过。
剩下只需研究刀法的窍穴法门和步法。
而配套步法的推演,如今既然不戒大师已確定轻功“倒踩三叠云”功法无虞,他尽可以通过轻功反推,再略加改动。
毕竟田伯光给出的配套步法,也大多来源於“倒踩三叠云”。
至於运功窍穴,这就稍微麻烦些。
须得先推衍完全刀法,才可反哺於剑法之上,否则刀法都有缺陷,如何又能弥补剑法。
顾辰眼神不自觉再度瞟向手边功法运行图。
相比於耗费诸多时日和心力精研此刀法,还是现成的更为便捷。
“田伯光狡诈之徒,绝不可信。”
顾辰连忙克制住心中慾念。
又不由想到。
要不自己假装身受重伤去找田伯光,试探对方反应?
可若是他坚持说刀法为真又怎么办,能信他吗?
或者田伯光果真中计,被自己试出真相,那到时再逼他写一份新刀谱,自己会信吗?
顾辰摇了摇头,他不会信的。
他已是对田伯光有所防范,怀疑的种子既然种下,就绝不会轻易拔除。
若是没有一个用刀宗匠来帮他试验真假,这刀谱他定不会全然练习。
可上哪儿去找这等用刀高手呢,且还得自己信得过才行。
这田伯光当真可恶,害自己这般烦扰,须得再送他去象姑馆挣几日外快,方可解他心头之恨。
顾辰不再多想,起身捞过长刀练起招式来。
虽然他不曾练过刀法,但刀剑原理有相通之处。
且不戒和尚也懂些刀剑之道,即使不深,可对方目前的武功造诣,已是一代宗匠水准。
能帮他分辨出“风沙走石十三式”的部分功法窍穴。
顾辰自己再结合狂风剑法的运劲窍门,推导出一份大致运功路线。
以足三阳经为主,辅以手阳明大肠经。
內力自丹田提起,沿足三阳胃经下行至足三里,再上贯手阳明大肠经。
顾辰挥动长刀,起刀时似有似无,隨著真气行走阳明经力发双臂,他刀速陡增,犹如晴空霹雳,刀光奔驰而出。
转瞬间已是看不见刀身所在,只觉一片白芒在身前迅猛划过,寒光迸溅,只留下一道残影。
隨即他內力分注足少阳胆经,沿风市穴至足临穴,忽然身法飘忽起来。
只见顾辰脚踏旋风步,脚步不停,身形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且隨他身形翻飞,一股猎猎狂风拔地而起。
顾辰在风中上下翻飞,他手中长刀削劈刺斩,攻势如潮连绵不绝。
且在他身法带动之下,狂风越发呼啸磅礴,风势四溢,卷的尘土乱飞,在身边狂舞。
而本就迅捷的刀光,加上风沙走石般的干扰,让他手中长刀更加难以看清。
值此之际,顾辰又是手腕一动,突然刀光诡譎起来,宛若沙石乱飞,雾中看,幻化多端。
一刀临空直劈,忽又转为横削,眨眼间又变为斜斩,变化不定,让人难以琢磨。
“飞沙走石快为先,诡变狠辣刀无痕,进如狂风退似电,劈山裂石层叠浪。”
顾辰再提真气集於手太阴肺经,起於中焦,少商穴领劲,激发刚猛劲气,顿时刀风力道陡增,一刀斩出,隱隱带有破空之声。
不过片刻后顾辰却停了下来,眉间紧蹙,流露思索之色。
这“风沙走石十三式”的精要,好似不止在“风沙”之诡,“走石”之险。
顾辰握紧手中长刀,一刀迅猛横削,顺势藏刀身后,接著蓄力一刀斜劈力斩。
感受著长刀劲力的增加,他心有所感。
原来这才是“风沙走石十三式”的真諦。
“刀势。”
顾辰喃喃自语。
他回想起那日在山中与田伯光的对拼,当时对方手中长刀的力道,便是一刀比一刀重。
显是走的聚力提势路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