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问祖(1/2)
正殿空间极其恢弘,穹顶高悬,光线透过彩绘的琉璃天窗洒下,形成道道光柱。
殿內庄严肃穆,瀰漫著百年不断的香火气息。
数不清的牌位按照辈分、房支,密密麻麻地供奉在一层层高大的神龕之上,如同沉默的丰碑。
最上方,则是林家歷代先贤的牌位,其中最高处,便是那位身化青梧、荫庇万代的晦朔真人——林棲梧。
林清昼收敛心神,步履沉稳地走向殿內西侧区域。
那里有一座相对独立、规模稍小的殿中阁楼,门楣上悬著一块黑底金字的匾额——“棲真阁”。
阁內供奉的,除了林家歷代筑基修士外,也有为守护家族、开拓基业而陨落的杰出子弟。
牌位不多,但每一尊都散发著沉甸甸的英烈之气。
林清昼的目光在牌位间搜寻,很快,便在一处位置並不显眼、却擦拭得一尘不染的灵位上,看到了那个名字:
“先考林公讳承岳府君之灵位。”
牌位木质深沉,刻字遒劲有力。
与周围一些牌位相比,这尊牌位显得格外新,显然其主人陨落的时间相对较近,但也约有几十年的时间了。
林清昼走到灵位前,神色肃穆。他从旁边的香案上取过三支特製的安魂香,就著长明灯点燃。
青烟裊裊升起,带著安抚神魂的奇异馨香。
他双手持香,对著林承岳的灵位深深三揖。
“承岳叔公在上,晚辈林清昼,受叔祖母所託,特来为您敬奉心香。”
林清昼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在寂静的英烈阁內迴荡。
“叔祖母虽言语不多,然心中掛念,未曾或忘。
晚辈蒙叔祖母不弃,赐下丹书,引我入丹道之门,此恩此德,清昼铭记於心。”
他將香稳稳地插入香炉之中,青烟笔直上升,繚绕著那尊沉默的牌位。
“今日晚辈斗胆,在您灵前立誓:必当勤修丹道,不负叔祖母所期,亦不负我林氏丹阁传承。
他日若有所成,必竭尽所能,將您所传丹道发扬光大,光耀门楣,告慰您在天之灵!”
话音落下,阁內一片寂静。
唯有那三柱清香静静燃烧,青烟繚绕,仿佛无声的回应。
林清昼又在灵位前静立片刻,再次躬身一礼,这才转身,悄无声息地退出了棲真阁,也退出了庄严肃穆的祠堂正殿。
晨光正好,洒在青石铺就的广场上。
林清昼抬头望了一眼那笼罩在云雾与神光中的万古青梧,大步朝著镇口的方向走去。
到了茶舍,林清昼推门而入。
这家茶舍不大,却乾净雅致,瀰漫著清冽的茶香。
林清玄和林清晓正坐在靠窗的桌旁,与一位穿著青布短褂、笑容爽朗的中年汉子说著话。
那汉子见林清昼进来,立刻热情地招呼:“这位就是清昼贤侄吧?快坐快坐,清玄可没少夸你!”
“这位是林正陵叔父。”
林清玄笑著介绍:“这茶舍就是叔父的產业,还管著族里在崖下那片灵茶圃呢。”
林清昼闻言,立刻恭敬行礼:“晚辈林清昼,见过叔父。”
“哎呀,別这么客气!”
林正陵笑著摆摆手,显得十分隨和:
“都是自家人,坐下喝茶!尝尝我这新炒的雾芽,就采自崖下老茶树上,灵气著呢!”
他动作麻利地给林清昼也斟上一杯碧绿的茶汤。
林清昼依言坐下,茶香沁人心脾。
他听著林正陵爽朗地讲著自他未通过考核,下山后遇到的各种趣闻和打理茶园的琐事,心思悄然转动。
这位叔父在祖地扎根多年,消息灵通,多半对那位老大人有些了解。
趁著林正陵讲完一段的间隙,林清昼状似隨意地开口:
“叔父,侄儿在飞舟上时,听一位族弟提起,说青木镇中似乎奉著一位辈分比真人还要高的老大人!”
果然,这话立刻戳中了林正陵的谈兴。
他眼睛一亮,脸上笑容更盛,兴致勃勃地放下茶杯:
“嘿!这事啊,还真不假!老大人就在镇子东头那座最老的祖宅里清修。
说起这位老大人,那可是咱林家的活传奇!”
他压低了些声音,带著分享秘闻的兴奋:
“老大人修的是『福瑞之道』,讲究一个顺天应人,福泽绵长。
你猜怎么著?他老人家硬是以一百八十岁的高龄,生生衝破了筑基关隘!
这在修仙界,简直闻所未闻,不是有大福缘、大造化的人,绝对做不到!”
“更神的是,”林正陵眼中满是敬畏与感慨。
“当年老祖坐化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位绵字辈仅存的、由他亲手养大的晚辈。
老祖以莫大神通,在老大人体內打入了一道生机印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