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最后一战(1/2)
更致命的是,华夏其他球员完全无法分担压力。
外线投射依旧冰冷,內线强攻效率低下,无人能站出来打破僵局。
易林拼尽全力在夹缝中取分,却杯水车薪。
巴西队则稳扎稳打,利用华夏的混乱和失误,持续高效输出,牢牢掌控巨大领先优势。
最终,华夏男篮无力回天,以 65:85的比分惨败巴西,吞下了一场20分的失利。
易林的提前登场未能拯救球队,反而暴露了在对手针对性战术和全队整体低迷下,孤军奋战的无力感。
小组出线的形势,因这场惨败而急转直下。
惨败巴西的阴霾尚未散去,但华夏男篮已无暇沉溺於沮丧。
8月6日,小组赛最后一战,对手是东道主英国队。
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生死战:唯有取胜,华夏队才能保留一丝渺茫的出线希望(需看其他小组赛果);一旦失利,则意味著伦敦奥运之旅提前终结。
英国男篮,作为东道主,其地位与实力形成了鲜明反差。
足球是他们的骄傲,篮球则显得有些落寞。
他们的头號球星是效力於芝加哥公牛的罗尔·邓,一位攻防均衡、经验丰富的锋线摇摆人。
然而,支撑邓的核心阵容深度有限,整体实力在b组中公认偏弱。
目前战绩上,英国队同样遭遇了三连败。
但微妙之处在於,他们输给西班牙和巴西这两支顶级强队的比分相当“体面”——两场加起来只输了不到10分!
反观华夏队,面对同样的两个对手,累计净负分超过了30分。
这巨大的反差,让外界普遍认为双方实力对比为“三七开”——英国七,华夏三。
舆论几乎一边倒地看好主场作战的英国队能够拿下这场关键胜利,捍卫东道主的尊严。
压力,如山般压在英国队身上。
赛前,英媒不断渲染:如果在家门口以四战全败的耻辱战绩结束奥运征程,这支投入巨大资源组建的国家队,赛后极可能面临被解散的命运!
这已不仅关乎荣誉,更关乎生存。
可以预见,英国队必將倾尽所有,爆发出远超纸面实力的战斗力。
华夏更衣室里,气氛凝重得如同铅块。
邓华德环视著队员们,目光最终落在易林身上。
巴西之战的教训歷歷在目——在绝对实力和针对性极强的防守面前,所谓的“保存核心”策略可能適得其反,导致开局崩盘,连让核心发挥的机会都没有。
“都抬起头来!”邓华德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带著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最后一场!贏了,我们还有机会!输了,捲铺盖回家!没有退路了!”
他走到战术板前,用力拍了一下,发出“啪”的脆响。
“保存?不藏了!易林!”邓华德的目光如炬,直射易林,“你!首发!给我从第一分钟开始,就钉死在內线!把他们的篮筐给我砸烂!”
“阿联!你和易林组成双塔!给我往死里冲!拿出你们打澳大利亚那场的狠劲!”
“外线!王仕鹏、朱芳雨、刘煒!给我跑起来!投进去!防守端,给我撕咬罗尔·邓!不能让他舒服接球!”
邓华德的指令清晰而强硬。
他放弃了任何保留体力的幻想,直接祭出最强阵容,將宝押在了易林和易建联这对双塔的即时破坏力上,意图从开场就给予东道主迎头痛击,压制其主场气势。
“记住!”邓华德的声音陡然拔高,带著嘶吼,“英国佬输不起!他们怕输!我们呢?我们没什么可输的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给我拿出拼命的架势来!从跳球开始,就把强度给我拉满!用我们的肌肉,用我们的斗志,把他们的主场优势给我碾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