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光刻机回国(1/2)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杨磊將自己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到了华夏小城的建设之中。值得一提的是,白头鸟国的土地私有政策確实非常出色。只要土地属於个人所有,所有者就可以自由地在自己的土地上建造任何建筑物,而其他任何人都无权干涉。
杨磊每天都会亲自前往工地监督工程进展。幸运的是,小城的所有基础设施都已经提前规划好了。如果一边施工一边修改计划,那將会带来极大的麻烦。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小城的上下水系统终於全部完工。
与华夏常见的挖坑埋管方法不同,杨磊直接在地下建造了一条宽5米、高3米的地上通道。所有的上水、下水管道以及电线都从这个宽敞的通道中通过。这样不仅方便了施工和维护,而且在遇到大雨时,这个通道还能起到排水的作用。此外,这个通道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在关键时刻可以作为人防工程使用。
为了建设这些设施,杨磊可谓是不惜血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然而,他对於这些投资却充满了信心,坚信它们终將带来丰厚的回报。
在完成前期的筹备工作之后,杨磊毫不犹豫地开始了挖掘建筑地基的重要工程。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他全神贯注地监督和指导。毕竟,他所规划的並不是一个普通的別墅小区,而是一座充满亭台楼阁、迴廊水榭的东方古城。
在他的宏伟蓝图中,这里不仅有供人们休閒娱乐的庭院,还有繁华热闹的商业街道,供人们尽情消费和採购。当然,也少不了供居民居住的区域,为人们提供一个温馨舒適的家。总之,这座古城虽然看似小巧玲瓏,但实际上却五臟俱全,应有尽有。
在白头鸟国这样一个以金钱为导向的社会里,只要你拥有足够的財富,几乎没有什么事情是无法解决的。就像杨磊目前所做的事情一样,在他的金钱开道之下,一切都进展得异常顺利,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实际上,这里的工厂在基础工程阶段確实需要这些专业的工程公司来协助完成。然而,一旦涉及到上面的建筑部分,杨磊一直都计划著要亲自上阵,展现他的才华和技艺。
时光荏苒,转眼间距离上次抢夺光刻机已经过去了一个半月。在这段时间里,杨磊一直將光刻机妥善保管著,等待著合適的时机將其送回华夏。
终於,这一天来临了。杨磊决定不再拖延,他要立刻把光刻机送过去。没有做太多的准备,杨磊只是简单地跟李媚打了个招呼,便毫不犹豫地施展了一个空间魔法。瞬间,一道通往华夏的空间通道在他面前敞开。
杨磊毫不迟疑地迈步跨入通道,眨眼间便来到了华夏的境內。然而,他並没有直接降落在目的地——青岛,因为他目前所处的位置距离青岛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为了儘快抵达青岛,杨磊选择了隱身飞行。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他快速前进,还能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经过大约一个小时的飞行,杨磊终於到达了青岛的上空。
此时的青岛虽然不像现代那样繁华,但它的海港標准却相当高。每天都有各种大小的船只穿梭往来,一片繁忙景象。
杨磊悬停在半空中,开始思考將光刻机放置在何处最为合適。起初,他本打算直接將光刻机扔到军区大院里,但经过深思熟虑后,他觉得这样做並不妥当。毕竟,如此突兀的举动很可能会引起他人的警觉,从而暴露他的能力。
因此,杨磊此次的目標便是在海港寻觅到一个合適的仓库,以便能够再次展现出他那令人惊嘆的多重影分身搬运光刻机的壮举。如此一来,这些光刻机看起来就像是通过海上运输抵达此地,而非被杨磊直接放入空间带来的。
没过多久,翱翔於天空之中的杨磊便顺利地发现了一处绝佳的库房,其位置与海港相距不远,仅有短短 500 米的距离。然而,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让眾人知晓这些光刻机是从船上运来的呢?杨磊自然不可能再去抢夺一艘货轮,毕竟那样做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会引发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毕竟,杨磊一心只想儘快返回,著手建造属於自己的房屋,实在无暇在此地过多耽搁。
经过深思熟虑,杨磊最终还是从火影世界中学到的忍术中找到了一个可行的办法。这个忍术虽然等级並不高,但对於施展者的精神力要求却异常苛刻。没错,这便是雾隱忍者所擅长的雾隱之术。
一切都已经定好,那就等时间到了就开始行动。
杨磊准备在清晨的时候,天才蒙蒙亮的时候开始。这个时间施展雾隱之术也比较合理不是那样的突兀。
於是在清晨时分,海港上早起的人们看到海港起了一片大雾。
大雾瀰漫,如同一层厚重的纱幕,將整个海港都笼罩其中,让人难以看清周围的景象。突然间,一阵低沉而悠扬的汽笛声穿透浓雾,传入眾人的耳中。显然,此刻有一艘货轮正缓缓地驶向港口,但由於雾气浓重,人们无法確切知晓这艘货轮的具体情况。
没过多久,一个巨大的黑影逐渐从浓雾中显现出来,那是一艘百吨级的巨轮。它宛如一座移动的城堡,威严而庄重地停靠在海港边。货轮刚刚靠岸,其上的吊运机便如同一头甦醒的巨兽,迅速开始了工作。
在眾人惊愕的目光中,一辆超长的大货车连同它的货箱,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轻轻托起,稳稳地悬停在半空中。紧接著,吊运机精准地將其放置在码头之上,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令人嘆为观止。
货车刚刚落地,便有一群人如训练有素的士兵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熟练地解开捆绑货车的钢丝绳,然后动作敏捷地將其移至一旁。紧接著,第二辆、第三辆货车也依次被吊运上岸,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没有丝毫拖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