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战术破產(1/2)
第119章 战术破產
敬远战术,即投手故意投出四坏球保送该打席的打者上垒,在棒球运动、尤其是职业棒球比赛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策略。
尤其是在球队比分领先或者落后得不多,打线顺序却有恰好轮转到对方的最强棒次、或者是本场比赛手感较好的打者时,球队的教练经常会示意投手直接敬远对手,避免被对面打出安打甚至开轰,从而导致比赛的失利。
但在日本高中棒球比赛中,敬远这个策略所代表的意义却完全不同:
在日本人看来,高中棒球比起球赛本身,更重要的作用是对於青少年们精神与品质的塑造-
—一球员们在球场上所呈现的球风和品德,很大程度上就和他们个人的素质相掛鉤,
正因如此,在投手和打者对决的时候,高中棒球的从业者和观眾们都鼓励投手和打者正面对决,靠自己真正的实力来获取胜利;如果被打出去,那也只能代表自己本身的能力不够。
敬远这种策略,在高野的观眾们看来是一种非常没有棒球道德的行为:投手和打者之间的对决本身就是不平等的,本身就作为优势方的投手因为害怕和强大的打者对决,於是故意投出四坏球保送,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可耻的逃避,是要被所有人所遣责的一毕竟,在大部分日本人的观念里,高中棒球就是微缩的人生;一个在业余棒球比赛中都无法承担起责任的青年人,又怎么能期盼他进入社会之后成为可造的栋樑之才呢?
关於敬远,日本高中野球歷史上影响最大、舆论最为激烈的,当属平成4年(1992年)第74回选手权大会二回战,高知县代表明德义塾对阵石川县代表星棱高校的比赛。
在那场比赛中,面对怪物级別打者松井秀喜领衔的星棱高校,明德义垫这边连续五个打席选择敬远,就是不给对方一次打击的机会一一在这五次敬远中,甚至有一个打席,即便是面对垒上无人两齣局的绝对优势局面,明德义垫还是毅然决然选择保送,死也不给“哥斯拉”挥棒一次。
这场比赛,明德义塾靠著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的五次敬远,最终以3:2击败对手,也让松井秀喜的最后一次甲子园带看遗憾离场。
这场比赛,也引起了整个日本社会的巨大反响一一比赛当天的甲子园球场,有观眾在看到这样的战术后,甚至激动地朝著场內的明德义塾球员们发出嘘声,並不断向甲子园球场內拋掷杂物以示不满;
高野的观眾、职业棒球运动员以及高野的从业人员,都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激烈的探討与爭论—一时任明德义垫棒球部的监督马渊史郎被媒体痛批,指责他將成年人的“胜利至上主义”带到了纯粹的高野赛场,破坏了高中棒球的精神。
甚至连主办方朝日新闻都罕见地下场,认为马渊史郎这种不择手段的行为是“成年人的自负”,甚至“让四国地区的棒球蒙羞”。
对於对手的这个决策,林光来明显感到意外,但仔细想想也在意料之中一一一出局、一三垒有人的情况下,东亚学园放给早实一个满垒,虽然很可能被直接得分,但也更方便他们的內野抓取双杀。
林光来之后的第五棒打者是二年级的一垒选手颖生田光一;对方在上一场的比赛中打击表现並不算很好,也许这就是东亚学园选择这种战术的原因。
站在一垒垒包上,林光来朝著二垒方向大步跨出了几步,不断地试探著身边的防守球员,给投手施加压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