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输得不冤,但输得憋屈(1/2)
2001年1月15日,洛杉磯,泰坦资本总部
空气像凝固的铅块,沉甸甸地压在泰坦资本顶层作战室的每个人心头。
连续48小时的鏖战,硝烟似乎还未散尽,但空气中瀰漫的已不再是战斗的亢奋,而是浓得化不开的疲惫和一种冰冷的挫败感。
巨大的屏幕上,纳斯达克指数的曲线像一条垂死的巨蛇,无力地挣扎了一下,
最终定格在一个令人心寒的位置。代表泰坦资本当日净值的数字,鲜红刺眼:-6.03亿美金。
李毅(ethan li)站在屏幕墙前,背对著这片无声的战场。
他脱掉了西装外套,只穿著一件深蓝色的定製衬衫,袖子挽到手肘,露出结实的小臂。
领口隨意地敞开著,喉结因为紧抿的唇线而微微凸起。
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眼神却锐利如鹰,死死盯著那个血红的数字,仿佛要將它刻进骨髓里。
6亿美金。不是纸面上的浮动,而是真金白银的蒸发。
对手——格林尼治那几家老牌对冲基金,联合了华尔街几家顶级投行的自营盘,
甚至可能还有来自欧洲的影子资金——像一群嗅到血腥味的鯊鱼,
精准地找到了泰坦资本做空布局中几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发动了不计成本的疯狂反扑。
他们利用信息差和资金优势,强行拉高了几支关键科技股的股价,
製造了恐慌性空头回补,硬生生將泰坦资本逼入了止损线。
“老板……”哈里森·戴维森的声音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他指著另一块屏幕,“他们……动用了超过我们预估三倍的槓桿资金。
目標明確,就是针对我们几个关键的空头头寸。我们……尽力了。”
这位素来沉稳如山的首席投资官,此刻脸上也难掩疲惫和挫败。
他手中的菸斗早已熄灭,被无意识地攥紧。
纳撒尼尔·布莱克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神凝重得能滴出水:“保证金警报……在最后半小时触发了最高级別。
为了保住核心仓位,避免连锁反应,我们……只能执行强制平仓止损。
埃莉诺·韦斯特面前的屏幕上,复杂的量化模型还在运行,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但她的神情冷峻依旧,只是眼底深处多了一丝不甘:“算法捕捉到了异常资金流,但规模和联动性……超出了模型预设的最坏情况参数。他们的决心……太大了。”
奥利维亚·索伦森抱著手臂,红唇紧抿,优雅的猎豹姿態里透著一股压抑的怒火:“他们不在乎短期亏损,就是要砸钱把我们打出去!这帮混蛋!”
办公室里一片死寂。只有中央空调低沉的嗡鸣,像是在为这场惨败奏响哀乐。
6亿美金!即使是对於掌控百亿资產的泰坦资本,这也是一次伤筋动骨的损失。
更重要的是,它代表著泰坦资本在华尔街这场顶级掠食者的游戏中,第一次被对手正面击退,被迫认输。
李毅缓缓转过身。他的目光扫过核心四人组——
哈里森的沉重,
纳撒尼尔的紧绷,
埃莉诺的不甘,
奥利维亚的愤怒。
他没有责怪任何人。这场围剿,对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动用了远超预期的力量,甚至可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泰坦资本输得不冤,但输得憋屈。
“知道了。”李毅的声音低沉沙哑,带著一种近乎绝对的平静,却像冰层下的暗流,蕴含著巨大的力量。
他走到中央控制台前,双手撑在桌面上,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炬地扫视著每一个人:“听著,现在不是自责的时候。
仗打输了,认。但泰坦资本,还没倒!”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驱散了部分颓丧。
“哈里森,”李毅指向首席投资官,“立刻启动『静默』程序。
所有在公开市场的主动操作,暂停。只保留必要的风险对冲头寸。
对外……释放信號,就说泰坦资本近期策略转向审慎,专注於现有投资组合管理。”
“明白,老板。”哈里森立刻点头,“我会处理好市场预期,儘量淡化影响。”
“埃莉诺,”李毅转向量化交易主管,“你的团队,重新校准所有模型。
把这次围剿的数据,尤其是对手的资金路径、联动模式、操作手法,全部吃透!我要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下次……我们该怎么防,怎么打回去!”
埃莉诺眼中寒光一闪:“是,老板!数据挖掘和分析立刻开始!”
“纳撒尼尔,”李毅看向风险控制总监,“全面復盘『末日崩塌』预案的执行情况。
哪里被突破了?哪里预估不足?保证金预警机制是否需要调整?
流动性储备是否足够支撑更极端的情况?我要一份详细的报告。”
“是,老板!”纳撒尼尔挺直腰板,“我会进行彻底的压力测试和流程復盘。”
“奥利维亚,”李毅最后看向私募股权负责人,眼神锐利,“狩猎场……暂时关闭。但眼睛不能闭!
给我盯紧那些参与围剿我们的基金和投行!
他们砸了这么多钱进来,不可能没有代价。查清楚他们的资金炼,他们的核心持仓,他们的弱点!
等他们得意忘形,露出破绽的时候……”他没有说完,但眼神里的寒意让奥利维亚瞬间领会。
“明白,老板!”奥利维亚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我会让他们知道,惹怒泰坦的代价是什么时候付,只是时间问题。”
李毅点点头,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將胸腔里的鬱结全部吐出:“这次我们输了,输在低估了对手的决心和实力。
但记住,泰坦的根基还在。我们的团队还在,我们的资金还在,我们的……判断力还在。”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华尔街的战场,暂时退出。但资本的游戏,不止在交易所里玩。”
他直起身,声音沉稳而清晰地拋出了新的战略方向:“哈里森,奥利维亚,你们俩牵头,立刻启动一个新项目:目標——美国本土的高科技公司。
不是那些在股市里吹泡泡的网际网路公司,我要的是有核心技术、有专利壁垒、有稳定现金流或者巨大发展潜力的硬科技公司。半导体、生物技术、新材料、精密製造……这些。”
“收购或者投资?”哈里森问道。
“都可以!”李毅斩钉截铁,“控股最好,战略投资也行。
我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技术和產业布局,是能穿越经济周期的硬实力。
用我们在股市退出来的资金,加上一部分储备金,全力去做这件事。
资金额度……第一期,20亿美金。不够再追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