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花开又花谢花满天(2/2)
但朱允炆的能力是否足以应对复杂的政治局面,还是个未知数。
在这种情况下,朱桂这样既有能力又有功绩的儿子,。
或许能够成为一个备选方案。
当然,这个想法朱元璋在他心中也是就一闪而逝罢了。
因为一旦这种想法传出去,必然会引发更大的政治动盪。
歷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没有人能够预测这场即將到来的风暴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
马六甲海峡的季风带来了湿润而温暖的气息。
吹拂著一座拔地而起的宏伟城池。
这座城池,完全顛覆了南洋土著对於建筑的认知。
它並非由本地常见的柚木或茅草搭建,而是以严整的中轴线对称布局,通体由青灰色的巨石和朱红色的樑柱构成。
高耸的城墙,宽阔的护城河,以及城中央那座巍峨如山的宫殿,无一不彰显著大明王朝的气派。
这里,便是朱桂在南洋新的权力中心。
他仿照大明皇城规制,利用系统之力,在短短数月內凭空建造出的一座奇蹟之城。
宫殿被他命名为“镇海宫”,寓意著镇压四海,威服南洋。
此刻,镇海宫深处,朱桂正负手立於一幅巨大的舆图前。
图上,以琼州,马六甲,吕宋这三个已经发展出城镇中心的绿色据点为核心,无数条代表著贸易航线和军事巡逻路线的线条向外辐射。
如同一张巨网,將整个东南亚海域牢牢地笼罩其中。
这几个月来,他麾下的舰队犁庭扫穴,彻底肃清了这片海的残余势力。
真的是一点也剩不下了,因为很多海盗刚刚有一点苗头,都会被朱桂嗯灭。
那些曾经在地图上闪烁的红色光点,如今已尽数熄灭。
曾经桀驁不驯的土著王国,如今都已俯首称臣,將大明的龙旗插遍了各自的港口。
歷史的车轮正滚滚向前。
朱桂知道,就在这一年,北方的李成桂將废黜高丽王室,建立朝鲜王朝,成为大明新的藩属。
而更重要的,是远在京城的太子大哥朱標,他的生命已如风中残烛,即將走到尽头。
一旦太子薨逝,大明朝堂必將迎来一场剧烈的政治地震。
不过,眼下的朱桂,暂时无暇去顾及那些远在天边的事情。
他正享受著自己亲手缔造的新秩序所带来的丰硕成果。
这种成果,最直观地体现在了南洋华人的地位上。
在吕宋的苏禄国,一个名叫范金有的中年华人,最近正经歷著人生中最梦幻的一段时光。
范金有祖籍福建,是几十年前为躲避战乱而下南洋的流民后裔。
他靠著一点小聪明和勤劳,在苏禄国做著翻译和海產贸易的营生,勉强积攒下了一些家业。
但在过去,这份富裕也意味著危险。
他必须小心翼翼,对苏禄国的土著贵族们卑躬屈膝,每年都要奉上大量的財物,才能换来一时的安寧。
即便如此,他依然时常担心自己会像其他一些富有的华人一样,被隨便找个藉口就夺走全部家產,甚至丟掉性命。
然而,自从那位大明的代王殿下到来之后,一切都变了。
仅仅因为他会说汉话,在代王殿下召见苏禄国王拉贾·苏莱曼时,被临时徵召去当了翻译,他的人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天之后,苏禄国王竟然亲自登门,態度恭敬得近乎諂媚,当场宣布册封他为苏禄国的“天臣”。
一个闻所未闻的尊贵封號,地位仅在国王之下。
他的家族,一夜之间从任人宰割的肥羊,一跃成为了苏禄国最顶级的贵族。
如今,范金有走在街上,无论是普通的苏禄百姓,还是以往那些对他颐指气使的土著贵族,见到他都会远远地停下脚步,躬身行礼,眼神中充满了敬畏。
国王苏莱曼更是隔三差五地派人送来各种珍宝,並恳请他向“王爷”美言几句。
这种前所未有的尊崇,让范金有常常在夜里激动得难以入眠。
他终於清晰地感受到,这两个字背后所蕴含的磅礴力量——祖国。
“爹,您在想什么呢?”
他的儿子看著父亲望著北方的大海怔怔出神,忍不住问道。
“我在想……家。”
范金有喃喃自语,“咱们的根,在大明。真想回去看一看啊,看一看那里的山,那里的水,看一看咱们范家的祖祠还在不在。”
这个念头一旦萌生,便如野草般疯长。
然而,当他將这个想法告诉国王苏莱曼时,这位土著国王却面露难色。
苏禄国的航海技术极其落后,他们的船只最大也就能在附近的岛屿间打转,根本没有能力横渡那片风高浪急的南海,抵达遥远的大明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