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东宫之行(2/2)
让他去寻找什么扶桑大陆,不管成与不成,只要他离开京城这个漩涡中心,就是对储君最大的利好!
有了黄子澄等人带头,朝堂上的风向瞬间逆转。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看著下面这些各怀鬼胎的臣子表演。
但他並未说破。
目光,最终还是落在了朱桂身上,落在了那神药二字上。
他想起了躺在病榻上,形容枯槁的標儿。
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他也愿意去试。
“罢了…”
朱元璋长嘆一声:“既然如此,朕便准了你的请求。桂儿,父皇只希望,你能真的为太子,为你自己,求来一份希望。”
“儿臣,定不负父皇厚望!”
然而,他高兴得太早了。
“不过…”朱元璋话锋一转:“出海之事,不急於一时。”
“朕这次召你回京,除了问你南洋之事,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为你操办。”
朱桂心中白眼狂翻,妈的老登你有完没完啊!
只听朱元璋朗声道:“你年岁也不小了,早已过了大婚的年纪。之前你在琼州,天高海远,朕也就罢了。如今你既然回了京,这婚事,就必须给朕办了!”
什么?!
“朕已经为你物色好了两位妃子。”
朱元璋根本不给他反应的机会,继续说道:“你的正妃,是凉国公蓝玉的小女儿蓝彩蝶。另外,海国公吴禎的大女儿吴月华,朕也做主,一併许配给你。”
“待你完婚之后,再出海不迟!”
凉国公,蓝玉?
好嘛,这个便宜老爹看来是有些昏头了。
蓝玉!那个將在一年后,以谋逆罪被朱元璋剥皮实草,族灭三族的蓝玉!
不是?
把蓝玉的女儿嫁给我?
“父皇!儿臣…”
朱桂脱口而出,想要拒绝。
“嗯?”
朱元璋摆了摆手:“怎么?桂儿你不愿意?”
“儿臣不敢!”朱桂赶忙说道。
朱元璋一拍龙椅:“此事就这么定了!钦天监已经算好了日子,下月初八,便是黄道吉日。”
“你这场婚事,也是为太子冲喜!谁敢再有异议,便是对太子不敬,对咱不孝了!”
为太子冲喜!
朱桂无奈的走出奉天殿。
王府门口,僕人们正在忙碌著,將原本“代王府”的匾额取下,换上一块崭新的,用金丝楠木打造的南王府牌匾。
朱桂看著那块金光闪闪的新匾额,心里也是无语。
歷史真就要修正了唄?
想到这,他没有回府,而是调转马头,径直朝著东宫的方向而去。
东宫之內,一片死寂,浓重的药味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朱桂屏退了左右侍卫,独自一人走进了太子朱標的寢殿。
那个曾经意气风发,温润如玉,被父皇和满朝文武寄予厚望的大明储君,如今只是一具形容枯槁的躯壳。
朱桂走近病榻时,浓重的药味几乎令人窒息。各种熬製的汤剂散发著苦涩的味道,与房间里焚烧的安神香混合在一起,说实在的,有些难顶。
朱標的脸颊深深凹陷,皮肤蜡黄鬆弛地贴在骨头上,双目紧闭,只有胸口微弱的起伏,证明著他还没有离开。
“大哥……”朱桂轻声呼唤。
朱標的眼皮艰难地动了动,似乎是听到了他的声音,费力地睁开一条缝,浑浊的目光落在了朱桂身上。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
却只能发出几声意义不明的“嗬嗬”声。
朱桂知道,大哥已经病入膏肓,药石罔效,时日无多了。
所谓的冲喜,不过是父皇自欺欺人的最后一点念想罢了。
一旁的太监和宫女们垂手侍立,连呼吸都小心翼翼,不敢发出半点声响。
形形色色的太医出入。
把脉过后皆是神情凝重,只能徒劳地摇头。
朱桂叮嘱太医用了些自己前世所知的临床护理方法。
他建议太医们保持寢殿內空气流通,让宫人定时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进入。
又叮嘱他们用乾净的温水为太子擦拭身体,避免褥疮的產生。
最重要的是,他让厨房准备一些易於消化的米汤流食,用银勺一点一点地餵给太子。
太医们將信將疑,还是照做了。
当温润的米汤缓缓流进朱標的口中时,朱桂能感觉到太子的吞咽反射还在,这让他心中稍微燃起了一丝希望。
或许,这些微不足道的举动,能让大哥在最后的日子里,少受一些痛苦。
但朱桂心中清楚,这不过是杯水车薪。大哥的生命之火,已如风中残烛,隨时都会熄灭。
歷史的洪流,自有其强大的时间线回调,似乎並未因他这只蝴蝶的到来,而改变其最关键的流向。
离开东宫的路上,朱桂脑海中不断迴响著刚才的情景。
他想起前世读史时,对朱標之死的各种猜测。
有人说是被毒死的,有人说是累死的,也有人说是病死的。
如今亲眼所见,朱桂更倾向於最后一种说法。
朱標这些年来协助父皇处理政务,日夜操劳,身体早已透支。
这次西巡更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过嘛,我便是这歷史时间线里最大的变数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