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金山宗旨》,经络运转图录(2/2)
江湖武人所常用的奇经八脉,便分属经脉,因为其与臟腑没有直接的属络,相互之间也无表里关係,人体不常使用,故而將之称之为奇经。
修行者也会使用到奇经八脉,不过与武林人不同的是,后者只是简单的用奇经八脉调集气血,凝聚內力,对於修行者来说,只是炼精化气步骤中最为简单的炼精,並不算是化气。
而修行者则不同,比如说《金山宗旨》所载的『气』,便称之为太和之气。
太和者,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另有代指金山派源头出自太和山的含义。
修行太和之初,便需引灵凝神,练气筑基,只能炼精,而不能化气者,都不能行脉。
若是胡乱行脉,便会影响到经脉中残留的先天之气,先天之气一经污染,便会彻底退化,不復先天属性,也便无法融为太和。
哪怕是日后凝聚成功后,自然太和真气,也会自然跌落层次。
所以看似修行者与江湖人修行的都是奇经八脉,可实际上,两者之间的力量层次便已经完全岔开了区分了。
再一个区別,便是修行者除了修奇经八脉之外,亦会修十二正经,这也是属於经脉中的最核心的。
十二正经连接臟腑。
人体气血精气,都是由臟腑而出,由十二正经传至四肢百骸。
修行者修行之初,孕养真气,同样也是通过十二正经的转化,孕养臟腑。
江湖中人,好大吃大喝,有天生神力者,甚至於传言一餐要生啖一头牛。
虽是夸张说法,可是『贫学文,富学武』这一句名言至理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可知晓,最普通的墨锭都需要二钱,而若是上好的墨条,至少需要十两银子打底了,从学练字开始,到有所成,没有个几十个墨条根本就下不来!
管中窥豹,这还是『贫学文』的范畴之內,『富学武』需要销多少便能有所对比了。
这便是因为江湖武者只涉及炼精层次,没有化气,所產生的內力,都是体內气血凝聚而成。
抽取的气血多了,臟腑虚弱,身体萎靡,自然需要从外部补充,也便需要大吃大喝。
修行者便没有这个缺点了,在修行初期,可能有这方面的烦恼,可是在炼精化气之后,便能吞吐天地之气,真气便可以顺著十二正经,孕养臟腑。
天长日久,长此以往,修行者甚至於能够踏上辟穀之道,不再沾染后天穀物,以天地之气补充真气,以真气孕养肺腑气血,以此便可延年益寿。
除了经脉之外,络脉,经筋,皮部三部,哪怕是修行者也很少能够运转的道,除非是有专修肉身锻体之道的修行派系,可能才会修行到这三者。
至少在《金山宗旨》內的修行法门是用不到的。
络脉便是经脉之支脉,一共可分为十五大络,不过细微络脉就太多了,就十二正经中,就有十二大络,十二大络又生出一百八十条系络,系络之上又生一百八十条缠络,缠络又生三万四千条孙络。
就这还不一定是全部的经络体系。
可哪怕是如此,单单只是这些经络,便已不是正常人能够修行完的了。
哪怕是一天修行一道,也得费十年时间才能完全修行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