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卷!都可以卷!(2/2)
看著剩余计算时间张阳露出一丝苦笑。
现在搞科研是真滴方便,好多之前需要人力去处理的东西现在都可以直接丟给电脑自己解决了。
只不过受限於家用计算机的性能,超大型方程组计算所需的时间依旧很长。
“玛德,等直博了高低申请一组超算玩玩。”
张阳摇了摇头吐槽道。
作为现代科研工作的核心工具,超算已经可以说是科研必备的设备之一了,除了昂贵的价格可以说没有任何缺点。
至於说自己架设一组超算?
虽然张阳现在钱包已经很鼓了,但是在超算面前连零头都不够。
想到这张阳忍不住挠了挠头。
玛德之前还感觉自己现在算是挺有钱的了,但是如果扔在科研项目里,连个稍微高级点的课题组都支撑不起来。
所以现在这些大型项目,要么是超级巨头赞助,要么是国字头的拨款。
就这还经常需要跨部门联合研发呢。
趁著模擬软体正在计算的时候,张阳开始埋头钻研起现在学界內关於磁流体动力学的比较热门的猜想。
很快,一个名字进入了张阳的视野。
非线性撕裂模的时间演化猜想,由华夏科学院黄院士团队提出。
核心假设为在托卡马克大破裂前兆时,极向扰动场的调製震盪和反常增长尖峰无法用线性理论解释,需要引入非线性效应。
这个思路就和张阳此刻的思路非常接近。
而且这个猜想还有一个拓展猜想,共振展宽与外部驱动。
当引入外加交变磁场时,可能引发共振吸收效应,抑制撕裂膜增长。
张阳越看越兴奋,很快便看完了整篇论文。
“很接近了,不过感觉还是差那么一点点。”
此刻的张阳有一种与答案近在咫尺的感觉,仿佛轻轻一戳就能把面前的这堵墙戳成泡泡。
於是张阳趁著感觉迅速收集了时间演化猜想相关的大量研究报告。
这时,一个由普林斯顿团队完成的通过低杂波电流驱动(lhcd)实验被张阳从大量的报告中挖了出来。
这个实验成功的將m=1模锁效应降低60%,但是理论模型还不能完全耦合动力学效应。
看到这个结论张阳皱起了眉头,看来这就是目前学界在这个方向上的极限了。
“我踏马真是作大死啊!竟然选了这么个课题。”
张阳摇了摇头苦笑道,自己的胆子是真大啊!
本科的毕设就敢挑战磁流体不稳定性的解决方法。
现在回想起开题的时候万主任也不说拦自己一把,这么想的话万主任是真信任自己啊!
其实也不怪万主任,谁能想到张阳是想要真的解决这个问题呢!
毕竟题目只是可行性方法的论证,所以其实只要在理论层面上可以说得通,论文就能通过了。
然而张阳总是喜欢自己卷自己,搞著搞著目標就从方法论证变成彻底解决了,属於典型的初生牛犊不怕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