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石墨烯-碳纤维(2/2)
“这个数据很强嘛?”
见张阳一脸蛋定,林楠忍不住撇了撇嘴,平时波澜不惊的情绪在张阳面前很难保持超过一分钟。
“高强度钢的抗拉强度就是3gpa,碳纤维的抗拉强度是5gpa。
钢的密度为 7.8g/cm3,铝合金为 2.7g/cm3。
至於弯曲半径和结构稳定温度区间,不太好给你个直观的感受……你自己感觉吧。”
“那这玩意能干啥?”
没办法,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恶补,已经对材料学有所了解,但是在具体的应用上还是不如林楠有经验。
“能干啥?”
林楠的声音顿时高了八度,恨不得把手中的样品直接变成成品。
“能干的多了!
桥樑吊索,交通接触网,牵引缆绳,输电线等等超多的应用方向……数都数不过来!
最重要的是,咱们这个简陋的製备过程应该只能达到这个材料理论上限50%左右的性能参数!”
这次张阳终於明白这玩意的大概强度了,蛋定的点了点头。
“那液態金属靶板那边先暂停吧,先把这玩意搞出来,优化一下製备过程,然后让何百枝去註册一下专利。”
“可以是可以,不过这东西想要真正利用起来恐怕没那么容易。”
林楠点了点头后还是打算先给张阳泼一盆冷水,虽然这个材料的性能参数非常不错,但是距离变成真正可用的產品恐怕还很远。
“不是已经有製备过程了吗?为什么这么说。”
张阳挠了挠头后示意林楠继续说。
“老板你应该听过碳纳米管吧?
本身的性能非常优秀,甚至被誉为是太空电梯核心缆绳的天选材料。
但是直到现在,碳纳米管绳的长度世界记录是25厘米。”
说到这林楠略带遗憾的摇了摇头,掂了掂手中的样品。
“而这个,虽然製备难度没那么夸张,但是想要做成千米甚至万米级的连续缆绳,我们还需要一台科幻小说里的纺织机。”
听到林楠的话后张阳有些无奈的挠了挠头,原来材料的製备这么复杂,自己確实还是了解的太少了。
可能是从小被工业克苏鲁的工业能力养的胃口有些刁。
所以在张阳看来,材料嘛!
就跟钢铁一样往炉子里一扔,就可以一车一车的往出拉了。
根本没考虑过製作工艺难度的问题。
一看张阳的表情林楠就猜到了他的想法,苦笑著说道。
“就拿咱们这个材料举例子,先不说最后的纺织技术,光是製备大量高纯度的石墨烯和经过预处理碳纤维束这两条都暂时无法解决。
高纯度的石墨烯需要在在真空腔体中通入氬气等离子体,通过等离子体能量可精准控制碳原子的排列速度,避免形成无序碳。
而碳纤维由於本身表面光滑,再加上化学惰性强,製备过程中需要在表面进行氧化蚀刻,预处理成碳纤维束。
这些过程在实验室內还可以进行操作,但是如果拉长到百米甚至千米级,目前还做不到。”
见林楠的表情有些失落,张阳鼓励的拍了拍林楠的肩膀,略带无所谓的语气安慰道。
“別著急,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