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找你妈家访去(1/2)
第76章 找你妈家访去
“昨日老夫只是粗略一言《三字经》,许多地方还未讲明。”
“正好曹泽小友今日来了百家讲坛,便让曹泽小友为你们讲一讲这《三字经》。”
孔穿让出位置,道:“曹泽小友意下如何?”
曹泽无奈一笑,“子曰,既来之,则安之。晚辈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
“子高先生。曹泽乃是兵家传人,如何懂得儒家精义,作得出《三字经》?”
曹泽看了过去,是儒生的打扮。
“你是哪位?”
“小圣贤庄,子涵。”
“我为何不能懂得儒家精义?”
“这”
子涵一时语噎,昨天听闻孔穿讲了一部分《三字经》,又是佩服又是不悦,他乃是孙氏之儒,
与荀子一样,信奉人性之恶。
今日乍闻《三字经》不是孔穿所著,而是一个名不经传的兵家传人所写,才不假思索出声发问但他终究是在小圣贤庄深造过的,短暂的失措,很快便调整了过来。
“孟子云,人性本善。然则,若人性本善,岂有列国伐交频频。兄台身为兵家传人,更应明自这一点。”
“因此,我赞同荀夫子之言,人之性恶,其善者,必偽也。而非,人之初,性本善也。”
曹泽淡淡一笑,看得出来,如果是孔穿作的《三字经》,这个子涵根本不会跳出来。
“子涵兄,我问你一个问题,还请不要觉得冒犯。”
“但说无妨。”
“假如,我是说假如。”
“你夫人和你母亲同时掉在河里,你唯一的八岁儿子求你救人,而你不通水性,落水则死。请问你是救还是不救?若是救,是先救你母亲,还是救你夫人?”
孔穿摸著白鬍子,心中暗道:“孟子言,今人乍见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惕隱之心。曹泽小发是想以此来论么。”
“这个”
子涵沉吟一下,道:“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义者也。”
“吾自当捨生取义,定是要救!”
“先救夫人还是先救母亲?”
“无母则无子,身为人子,先救母亲!”
子涵目光坚定下来:“此乃吾之儒道!”
“人性生而有好利,思生恶死。人性虽恶,但能后天教之!”
台下不少百家弟子击节讚嘆。
“好!”
“有孔子之风,乃知其不可而为之者!”
子涵暗暗鬆了口气,差点儿就被曹泽绕死在里面。
曹泽似笑非笑,这老兄不上当,不过没关係。
“我且再问,这是你想救的吗?”
“自然。”
子涵振振有词道:“人性本恶,吾受儒之教化,方能想救。若非如此,岂有救母之理?”
曹泽呵笑道:“也就是说,没有受到儒家教化,就不会救母了?”
子涵理所当然道:“自然如此。”
台下非儒家的百家弟子门生不爽了,搞得他们好像没有救母亲的理由似的。
曹泽见到气氛烘托的差不多了,话音一转,道:“那么—各位认为,子涵的母亲,会认为他的儿子,人性本恶吗?”
“噗!”
被绕的晕头转向的荆軻,没忍住,把刚喝到嘴里的酒,喷了出来。
“不会,他母亲没受过儒家教化!”
一位阴阳家的女弟子发动阴阳怪气。
子涵面如猪肝,张嘴道:“你这是巧言!”
“子涵兄!你没去救的夫人,会赞同你人性本恶的!”
孔穿见要乱,轻喝道:“礼!”
场面再次静了下来。
“善恶之论,截此为止吧。”
孔穿摇了摇头,“子涵,你学业未坚,不適合早早游学。邯郸一行之后,回小圣贤庄吧,多向你大师兄伏念学习。”
子涵愧色道:“学生明白了。”
孔穿道:“曹泽小友,开讲吧。”
曹泽轻吸一口气,被打断施法,他还有一肚子骚话还没说完呢。
“那好吧。”
打嘴炮对线很爽,但积攒名气更重要些於是乎,曹泽开始慢悠悠讲了起来。
《三字经》作为后世的启蒙读物,理解起来並没有什么难度。
但相对战国时代的百家来说,这样的读物,有不少可取之处,特別是曹泽剔除了里面不少糟粕思想。
在曹泽一板一眼讲著三字经的时候,孔穿老脸上的笑容一直没断过。
已经打算把《三字经》列为儒家启蒙基础读物。
以《三字经》的琅琅上口,想必再过若干年,儒家大都会赞同“人之初,性本善”。
荀老哥怕是要鬱闷了。
临近中午,通宵过后刚睡醒的赵迁,从郭开的相国府离开,带著他的几个狗腿子,准备他横行霸道,欺男霸女的一天。
孔穿在石坛上看到赵迁囂张牵狗的一幕,皱了皱眉头。
若非百家讲坛在此处,他真不想来城东。
正慢讲《三字经》,为自己攒名气的曹泽,自然也看到了赵迁。
和他爹年轻的时候一个德行,不,是赵偃plus版,至少他爹有脑子有眼光,还能和贏政斗一斗。
而这个赵迁,不用多想,就知道现在是去声色犬马,欺凌弱小的。
虽说作为赵迁名义上的老师,他负有管教的义务。
但他又不脑残,这廝除了重新投胎,基本上没救了。
赵迁路过百家讲坛,看到高高的石坛上有个人,还特么那么眼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